“我们把福建的特点概括为‘三地’:一是红色圣地,二是绿色宝地,三是两岸福地。”7月19日,在国新办举办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省(区、市)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福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于伟国这样说。在当天的发布会上,于伟国同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建省省长唐登杰,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福建省常务副省长张志南,一同介绍了福建发展的成就和经验,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的发展变化日新月异、翻天覆地:全省GDP和人均GDP分别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长2800多倍和近900倍。70年来,福建始终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以高素质发展实现了高颜值生态,经济社会不断焕发新活力、呈现新气象。一个“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正迅速崛起。
绿色发展成就清新福建
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全省GDP从不足2万亿元增加到3.58万亿元,年均增长9.1%,增速居东部地区前列;人均GDP从5.3万元增加到9.1万元。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福建的生态环境质量也多年保持优秀,这背后的奥秘就是坚持绿色发展。
于伟国介绍,福建持之以恒推进“生态省”建设。坚持绿色发展导向,对南平、三明、龙岩、宁德4个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以及全省34个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县(市),取消GDP考核排名,把考核重点放在生态保护和城乡居民增收上。
2016年6月,福建成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我们推进全国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制度机制创新,实施38项重点制度改革,其中22项改革成果已在全国推广,基本实现了‘三年三步走,年年出成果’的要求。”于伟国说。
闽台融合打造“第一家园”
福建与台湾“盈盈一水间”,是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省份,闽台地缘近、血缘亲。随着两岸交流频繁热络,两岸命运共同体日益成为生动的现实。
于伟国说,福建发挥独特优势,积极先行先试,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一是做好“通”的文章,应通尽通。一个是“大四通”,就是经贸合作畅通、基础设施联通、能源资源互通、行业标准共通。另一个是“小四通”就是通水、通电、通气、通桥。二是做好“惠”的文章,像为大陆百姓服务那样造福台湾同胞。福建在全面落实国家有关部委推出的31条惠台措施和福建省去年提出的66条实施意见的基础上,今年又进一步推出了42条惠台措施。三是做好“情”的文章,深化心灵契合。福建已经连续举办11届海峡论坛,累计吸引10多万名台湾同胞参加。
丝路扬帆促进民心相通
“涨潮声中万国商。”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福建今天正致力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已经与220多个国家(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
“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一带一路’总体规划和布局,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编制实施我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建设方案,大力实施丝路海运、丝路飞翔、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境外经贸合作重点园区建设以及远洋渔业基地建设、文化旅游品牌塑造、扩大国际朋友圈七大标志性工程。”唐登杰介绍说。
“在互联互通方面,我们全力打造海上、陆上、空中、信息‘四位一体’的海丝大通道。”唐登杰进一步介绍,在经贸合作方面,福建积极加强多元化国际市场开拓,去年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和地区贸易额达3946亿元,占全省贸易总额的31.9%。在人文交流方面,福建积极推进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和地区的高层互访,目前已经与39个国家的108个省市建立了友好关系。
“数字福建”培育增长新动能
“数字福建”的战略决策始于21世纪初,是“数字中国”的思想源头和实践起点。于伟国说,福建省委省政府持续推进“数字福建”建设,连续举办了两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全省数字经济规模去年超过1.4万亿元,占GDP近40%,增速居全国第二位。
张志南介绍,近年来,“数字福建”建设带来显著成效,福建成为许多信息化领域的试点省份。福建的主要做法:一是积极推进“处处相连”。加快新时代宽带工程建设,加快5G商用试点建设,光网和4G已全面覆盖城乡,陆上行政村实现了100%通光纤,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达到20T。二是积极推进“物物互通”。全面建设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物联网络,窄带物联网基本实现全省全覆盖。三是积极推进“事事网办”。全省近90%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实现了“一趟不用跑”或“最多跑一趟”,网上可办率超过90%,“马上办、掌上办”成为常态。四是积极推进“业业创新”。深入实施“数字经济”领跑行动,加快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卫星应用等新产业新业态。
(本报记者 刘成志 高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