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7月18日 星期四

    杨文钦、扎西志玛夫妇:

    “侗乡大医”扎根乡村为百姓服务半世纪

    作者:本报记者 龙军 本报通讯员 彭云龙 《光明日报》( 2019年07月18日 03版)

        【德耀中华】

        在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当了一辈子医生的杨文钦,作为病人已经在重症监护室里度过了300多个日夜。

        重症监护室护士杨毅说,自去年9月住院以来,已经87岁高龄的杨文钦一直未能脱离危险。虽然如此,他却依然把自己当成医生。今年6月底的一天,神志恍惚的杨文钦还要求说:“给我分几个病人过来。”

        半个世纪前,北京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青年医生杨文钦为了一句“改变家乡山区缺医少药面貌”的誓言,带着藏族妻子扎西志玛,回到湖南新晃侗乡。他们的精湛医术和崇高医德在侗家村寨中口口相传,他们也被尊为“侗乡大医”。

    亲历家乡缺医少药,侗家小伙立志学医

        杨文钦出生在新晃侗族自治县一个农民家庭,是个地地道道的侗家孩子。

        从小,杨文钦就经历过家乡缺医少药带来的生离死别。杨文钦暗暗许下了心愿,要改变家乡缺医少药的局面。

        1956年,他主动放弃高考,转到了医学预科班,被保送到了北京医科大学。

        扎西志玛,一位来自四川西康的藏族姑娘。她和杨文钦一样,也是地方选送上来的民族生。扎着两条长辫子,一双大眼睛总是弯弯地含着笑,仿佛会说话。当年,杨文钦是班里的尖子生,扎西志玛学习上遇到难题,常向杨文钦请教,后来在北京医科大学,两个人又分在了同一个班、同一个组,关系更亲近了。

        毕业前夕,同学们聚在一起击掌立誓,要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毕业分配的结果出乎意料,杨文钦的一、二、三志愿都填了回到民族地区服务,可是却被分到了北京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而扎西志玛被分配到了北京友谊医院。

    毅然离京回乡,夫妻医生享誉湘黔边区

        20世纪60年代末,党中央提出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杨文钦积极响应号召。“现在我已经具备了独当一面的能力,正是回家乡服务的好时机。”1968年,杨文钦大儿子已经5岁,女儿也即将出生。他向妻子征求意见,没想到扎西志玛比他还要积极、坚定。

        女儿杨京华出生仅4个月,杨文钦和扎西志玛一起来到扶罗卫生院。卫生院人员少,他们既当医生,又当护士,还当清洁工,脏活累活样样都来。扎西志玛不会说侗话,杨文钦就给她当翻译。杨文钦做手术,扎西志玛负责麻醉、打下手,扎西志玛做手术,杨文钦就来负责麻醉,有时候遇上大手术,夫妻俩还要一起上手术台。

        1973年,夫妻俩被调回了县人民医院。虽然回到了县城,但却是一样的忙碌。

        “父母的眼里都是病人,连吃饭都在讨论病人怎么治,手术怎么做。”在女儿杨京华的记忆中,小时候,父母总是在医院加班,医院的值班室,就是她的卧室,医院的食堂就是家里的厨房,长大一些后,她还当起了家里的厨师,给全家人做饭。

        1983年,杨文钦接任县人民医院院长。他借鉴北大医院的管理方法,把医院业务科室细分为内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五官科等10余个科室。同时,选配出各科室负责人,制定出了各科室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各个专业的技术操作。

        为了推进“科技兴院”,杨文钦还利用自己在北京工作学习时的人际关系,选送医院骨干到北大医院等大医院学习。他为新晃人民医院培养了正高职称4人,副高职称10余人,中级职称50余人,无数患者慕名前来就医。

    八旬高龄,把治病救人当作一生的追求

        1996年,辛苦了一辈子的杨文钦和扎西志玛退休了。许多外地的私立医院向他们伸出了橄榄枝,高薪聘请他们去坐诊,他们都婉言谢绝了,而是在院领导的挽留下,继续留守县人民医院。

        2013年7585人、2014年6196人、2015年3990人、2016年2640人、2017年1771人……这仅是县人民医院统计的杨文钦、扎西志玛夫妇门诊挂号人数。尽管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但直到2018年9月杨文钦病重住院前一天,他们仍坚守在门诊一线。

        “杨老院长医疗水平高,医风医德好。”曾经在扶罗医院共事过的同事彭显煌回忆,杨老院长没有什么爱好,治病救人就是他一生的追求。

        在医院,常有病人问:“杨院长,下次我来复诊您还在不在这看病呀?”杨文钦总是笑着说,我现在还没资格退休,只要还能动一天,我就会帮病人看一天病。

        杨文钦和扎西志玛的同学大多成了知名专家。但他们总说,人有不同的活法,为家乡缺医少药的老百姓服务,受到大家的尊敬,就是最大的成就感。

        (本报记者 龙军 本报通讯员 彭云龙)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