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挥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核心引擎作用,近日,由光明日报社、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社科联和华南理工大学联合举办的“抢抓大机遇 焕发新活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广州智库论坛”在广州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的专家学者与会研讨,为助推大湾区建设谋良策、出实招。
为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合作提供多方智力支撑
记者观察: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我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如何更好释放高等院校、主流媒体、新型智库等的力量,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提供更为坚实的智力支撑和学术支持?与会者就此发表看法。
让大湾区发展与“双一流”建设相得益彰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湾区内高等院校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带来了新机遇。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章熙春介绍,服务大湾区建设,学校主要从以下方面着力: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工程建设;发挥基础研究优势,突破一批制约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打造粤港澳核心地区“五院一园”创新引擎,提升大湾区在国际科技竞争中的话语权和主导权;推动湾区教育合作发展。深化与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大学、澳门大学等高校的教育合作,探索湾区教育协同创新路径和人才培养新模式;为湾区建设献计献策。组织出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研究丛书”,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法治指数”等成果,今年年底还将与博鳌亚洲论坛合作举行“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科技峰会”;广州国际校区建设全力支撑大湾区发展。当前,教育部、广东省、广州市和华南理工大学四方协同,全力推进广州国际校区建设,通过创新人才引进和科学研究体制机制,使广州国际校区逐渐成为培养粤港澳大湾区急需高端人才的国际平台,成为学校支持大湾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与示范平台。
释放“智库+媒体”活力,助推大湾区建设
媒体和智库是天然的朋友。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方面,光明日报鲜明地发挥了“媒体”和“智库”两重功能。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陆先高指出:一方面,作为一家以思想性、文化性为特色的中央主流媒体,光明日报发挥全媒体矩阵的传播优势,以独具特色的新闻报道着力聚焦大湾区建设,持续推出了一批宽视野、高质量、多角度的深度报道、实地调研、新媒体产品,生动描画新时代大湾区发展新图景;另一方面,从2014年开始建设媒体型智库,依托丰厚的思想优势和学术资源,主动以智库成果和思想产品融入大湾区建设进程,为大湾区建设注入带有“光明印记”的思想力量。此外,光明智库作为全国智库建设的观察者、推动者、研究者,也为各类智库搭建合作平台,提供建设咨询。愿与全国智库一道,紧抓机遇、携手合作,为大湾区建设贡献“媒体+智库”的独特智慧。
在实践中提升大湾区智库研创能力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编辑杨群表示,进一步提高粤港澳大湾区研究水平,要在以下方面加以用力:
加强基础研究。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型智库,要更多基于学术基础,注重对问题进行学理分析,加强基础研究,提出解决方案。
加强比较研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自身的发展需求内在驱动,也有国外湾区建设的经验可资借鉴。既要关注重点问题,也要重视整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涉及方方面面,既要对某些具体问题做深入剖析,更要有整体观念,产出具有全局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
只有持续进行咨政实践,才能不断提升智库机构的原创能力和智库产品的原创水平。要促进智库成果多样化,针对党委政府、社会公众的具体需求,提升产品质量,加强传播能力建设,更好发挥新型智库作用。
世界级城市群,活力何处来?既要实现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又要借鉴国内外城市群建设经验
记者观察:改革开放以来,粤港澳合作不断深化实化,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实力、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已具备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条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粤港澳大湾区要建设成为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活力、竞争力从何而来?与会者表示,既要立足自身实际,又要借鉴国内外优秀经验。
为推动广州更好发挥中心城市功能建言献策
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广州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曾伟玉指出,目前,广州正着力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在综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现代服务业、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出新出彩。《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了广州的定位,强调要“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继续发挥比较优势做优做强,增强对周边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广州区域空间大,经济块头、人口规模、城市框架和发展潜力都很大,面临的阶段性困难和问题也很多,如何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是党和政府决策部门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也是社科界一直在探讨的热点话题。期待各方贡献真知灼见,为推动广州更好发挥中心城市功能建言献策,在大湾区建设中切实优化城市发展空间格局。
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历史机遇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党委书记穆荣平表示,在实现创新发展过程中,要把握创新驱动数字转型机遇,加速社会服务领域数字转型。政府推进数字转型时,不仅要推进科技和经济部门数字转型,更要特别注重推进医疗卫生、教育培训、公共安全、公共交通等社会服务领域数字转型,构建低成本、高质量、广覆盖的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加速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均等化进程。
要从全球价值链与新增长源视角完善创新链和产业链。一方面,要加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投入,为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前沿引领性技术研究奠定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另一方面,要支持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和社会中介组织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周边建前沿交叉平台、基础技术平台、转移转化平台、创业孵化平台、研究支撑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区域创新生态链。
要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型城市群。深圳和广州等国家创新型城市需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重新定位再出发,结合新一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研究编制,深入分析2035年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愿景和总体目标,规划、建设一批创新型城市,形成以枢纽型国家创新城市为核心的若干个创新城市群,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
充分发挥城市经济圈引擎作用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应用经济研究所所长干春晖指出,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很多城市群,最有竞争力、占经济体量最大的三个城市群,分别是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京津冀具有比较好的分工和纵向差异,长三角文化、自然地理方面一体化条件比较好,粤港澳大湾区的市场化程度最高,开放性比较强。长三角在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推动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等要求下,城市群之间的联动仍然需要进一步升级,而长三角的做法,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通过区域示范,建立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以生态环境、营商环境驱动,实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区域政策创新,解决长三角区域内道路、信息、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互联互通问题;探索一体化示范区管理模式创新,建立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管理机制。
通过项目示范,推动长三角五位一体联动发展。结合市场机制,推动长三角五位一体国家级大项目的建设,例如江海联运,跨海大桥建设,第四代化工产业链统筹建设,设立长三角港口管理局,整合海事、海关、海运、航道、统计、税收等职能。
通过制度示范,化碎片化为一体化。比如,通过创新产品首购政策实现创新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有效衔接,制定长三角产品推荐目录编制办法,对目录内的首次投放创新产品、科技产品提供方,政府采购时认证其为首购产品供应商;对研制和使用首台高端智能装备、芯片等实施政府激励和示范应用政策,为地方提供动力支持。
通过共享联动,推动长三角社会环境一体化。建立长三角区域共享和补偿机制,尽快建立重大项目责任共担机制,建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和财政转移支付方式,形成生态保护的长远机制。
不断深化粤港澳互利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记者观察:与其他高水平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有独特之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单独关税区。如何充分发挥粤港澳综合优势,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让这些特点产生化学反应,将其转化为大湾区发展的优势和动能?与会者给出诸多建议。
创新体制机制,化特点为优势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申兵强调,要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深入合作交流平台。应推动合作深入发展,特别是在投资贸易便利化、国际市场体系建设,以及营商环境打造等方面,使大湾区真正成为集成两种制度优势、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的战略平台。
要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养新兴产业集群,将粤港澳大湾区现有制造业基地做强。要对现有的优势制造业和传统制造业进行绿色改造,发展绿色产品,构建绿色供应链。同时,通过区域共享等提升绿色产品、市场技术等方面的服务平台。
要加强珠江口西岸地区发展,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协同。要进一步推进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向湾区西部地区倾斜,助力珠江口东岸地区经济要素向西部流动,推动东部经济向西部辐射。
优势互补、融合发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服务业发展
美团副总裁兼美团研究院院长来有为表示,要进一步提升广州、深圳港口、航道等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和国际化水平,与香港形成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港口、航运、物流和配套服务体系。
要探索大湾区城市群之间有效的合作模式。广东要继续发挥改革开放排头兵、产业基础好、创新人才丰富和连接内地等方面的基础和优势,培育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引导当地企业与港澳现代服务业继续深化合作,在更高层次上形成融合发展、优势互补的合作模式。
要加强商业模式创新,充分借助大数据、AI、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与手段,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服务业企业的数字化升级,进一步提高经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本报记者 张胜 通讯员 焦德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