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
整整150年前的那个春天,大熊猫被“发现”——基于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发现”。大熊猫走出夹金山进入人类视野,于生物界而言影响深远,意义非同一般。黑白二色就此风靡天下150年,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全世界环境保护运动通用标志,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均以其作为会徽,风头盖过世界上任何一种动物。夹金山作证,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大熊猫保护步入法制化轨道,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迈向新台阶,成效举世瞩目。
雪山之中
探寻大熊猫的足迹
充满传奇色彩的夹金山,2019年的春天来得格外早,冰雪消融,林海青翠欲滴,野花争相绽放。
作为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一年中多半时间白雪皑皑。踏青夹金山南麓,宝兴县境内的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游客云集,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备受瞩目。
成都出发,驱车蜂桶寨自然保护区,抵达邓池沟。
说到大熊猫,绕不开法国博物学家阿尔芒·戴维。150年前那个春天,正是戴维在这方山水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发现被后人冠以“中国国宝、世界珍奇”的大熊猫。
从小热爱自然科学的戴维,立志行走天涯海角,考察不同国度的动植物。作为博物学家,戴维还担任法国科学院、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英国皇家动物学会通讯员,肩负收集动植物标本重任。
当年的夹金山,属穆坪土司地盘,居住着嘉绒藏族和汉族。直至辛亥革命后,土司制度瓦解,国民政府设立宝兴县,新中国成立后隶属雅安市管辖。
穆坪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但山高、坡陡、谷狭,从峡谷最低处的海拔几百米,可以扶摇直上,过渡到4000米以上的高原。
不同海拔,为各种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置身林海,戴维眼花缭乱,珙桐、银杏、红豆、云杉等名贵树种遮天蔽日,金钱豹、白唇鹿、金丝猴、雪豹、锦鸡等珍禽异兽出没其间。
1869年3月11日,戴维入深山采集标本,傍晚方归。前面峰回路转,竹林深处有人家。
柴门洞开,李姓主人邀至堂屋奉茶。家中养猎狗,墙上挂火药枪,喜好一看便知。话题由此打开,戴维广博的见识,令主人十分佩服,取出一张兽皮求教。
兽皮搁上八仙桌,作为博物学家,戴维从未见过这种动物,也没有读到动物学专著中有这样的动物记载。他瞠目结舌,无言以对。
难倒见多识广的戴维,主人十分得意,说这动物躲藏高山密林,生性温顺胆小,常为猛兽所伤。盖因通身黑白二色,当地叫花熊;因以竹子和竹笋为食,也有竹熊的说法。
根据毛皮颜色,戴维呼其为黑白熊,表示希望得到这种野兽,在场的猎人满口答应。
这段奇遇,戴维兴奋地记入日记:我看到一张从未见过的黑白兽皮,个头相当大,是一种非常奇怪的动物,它将会成为科学界一个有趣的新种属。
4月1日,一只活生生的黑白熊,被猎人们抬到戴维面前。这只成年雌性黑白熊,毛色黑白分明,憨态可掬。
遨游山林的黑白熊,终日囿于笼中,郁郁寡欢,不久离世。戴维将骨骼制成标本,编号登记分别装箱,附上封信,一并寄往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
信中,他详细阐明观点:这种动物体态庞大,耳短,尾甚短,体毛较短;四足掌底多毛;色泽为白色,耳、眼周、尾端和四肢褐黑,前腿的黑色呈条带经体背相连。它无疑是我所知道的最漂亮可人的动物品种,很有可能还是科学上的新种。
与其说是一封信,倒不如说是大熊猫的第一份学术报告。这份珍贵资料,包括戴维手绘的大熊猫标本草图,刊登在当年的《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之新文档》第5卷。
条件所限,无法查阅相关资料,仅凭体毛、脚底有毛及其他一些特征,戴维判断这是熊的一个新种,经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科学家鉴定后,定名为“Ailuropoda melanoleuca”,中文即“黑白熊”。
经分析研究,确认这是生物界的一个重大发现,正式定名为大熊猫或猫熊。至于定名人,博物馆方面将戴维填上。
大熊猫模式标本至今完好无损,珍藏于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何谓模式标本?指动植物新种(新亚种、新变种)的原始记载和定名所依据的标本,通俗讲就是新发现的一种动植物的第一个标本及相关资料。
巴黎展示,模式标本引起轰动,消息迅速传遍欧美国家。西方探险队接踵而至,开始对大熊猫的巧取豪夺。
终结这一切,保护和研究大熊猫,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落户首都
科研摇篮北京动物园
中国研究大熊猫,第一个作出贡献的是北京动物园。
1954年春,北京动物园在夹金山捕获3只熊猫幼崽,分别取名“平平”“兴兴”“姬姬”,用飞机运抵北京。
国内成功圈养大熊猫,北京动物园首开纪录。此前,成都动物园有过尝试,由于缺乏经验,仅仅18天便宣告失败。
为给大熊猫营造舒适环境,北京动物园建起熊猫馆,安装上冷气。一日三餐吃什么?经多年探索,主食竹子之外,搭配肉末、鱼粉、黄豆粉等,再加糖、盐、鱼肝油,还少不了牛奶、维生素。
三只幼崽,落户北京时还是小宝宝,但很快成为动物园里的明星。闲来无事诸般萌态:躺地上打滚撒娇,用爪子洗脸剔牙抠痒痒,抓一根竹子玩出多种花样,蹲石头上左顾右盼惹人笑,直立站起两手放肩上像小孩舞蹈……着急生气尤其可爱,捂住脸发出奇特的叫声,既不像猫叫又不像小孩哭。饥饿时,绕行圈舍没个完,一旦吃饱,不是抱头呼呼大睡,便是两手抓起食盆耍得热闹。
动物园看熊猫,天天人挤人。
一年以后,《人民日报》刊发一篇有关北京动物园的文章,其中有这么一段:动物园内最吸引人的是三头大熊猫。它们去年刚捕到时每头只有十五斤左右,现在已长到一百多斤了。肥胖浑圆的身上满是乳白色的绒毛,只有肩上和腿上是黑色的。小巧的圆耳朵和眼睛边的一圈黑斑,使它们的脸上显出一副滑稽相。
时隔不久,《人民日报》又刊发“平平”6张生活照,淘气的搞笑的耍赖的,让人忍俊不禁。
《人民日报》的影响力可想而知,熊猫骤然升温,各省动物园不歇气打报告抢着要。
时光如梭,转眼8个年头,幼崽们健康成长。大了就得成双配对,研究人员牵线当红娘,全世界第一次,探索圈养大熊猫如何繁育。
为确保成功,动物园物色到两位具有专业知识的女同胞:一位黄惠兰,留学美国,新中国成立初期归来;另一位欧阳淦,武汉大学生物系毕业,年轻有为的技术员。
1963年的北京动物园,圈养熊猫10只有多。2月初头,黄惠兰、欧阳淦挑出体格最棒的雄兽“皮皮”和母兽“莉莉”,都来自夹金山。
动物多春季发情,场地选定,将“皮皮”和“莉莉”关一起,双方见面就对上眼,情投意合交配成功。秋风起时,“莉莉”稳坐圈舍角落,怀里多出一块百把克的小肉团,胎毛白色通体粉红。
“莉莉”产崽,全世界第一次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实现了大熊猫自然交配和产崽。幼崽取名“明明”,科研人员希望它前途光明,中国大熊猫研究前景光明无限!
也在这一年,国家加大保护力度,卧龙等第一批自然保护区建立。
截至1977年,北京动物园共诞生16只大熊猫幼崽,存活7只。以后,北京动物园又率先攻克人工授精繁育大熊猫,突破全人工育幼难关,解决双胞胎成活等问题。
何止这些。1957年4月,我国政府赠送苏联的第一对国礼大熊猫“碛碛”和“平平”,也是从这里走出国门。
1972年2月,中美两国领导人以战略家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实现了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尼克松访华一周,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23年的坚冰被打破,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答谢晚宴进行时,周恩来总理宣布:赠送美国两只大熊猫。赠美大熊猫“兴兴”“玲玲”,一雄一雌,老家也在夹金山。
紧随其后,日本、英国、法国、墨西哥等国获得的国礼大熊猫,都是从北京动物园出发,作为“友谊使者”漂洋过海。
隐居于深山的“竹林隐士”,从此摇身一变,成为“世界公民”。
1982年,中国做出决定,为保护濒危物种,不再以国礼形式赠送他国大熊猫。然而,黑白二色的诱惑难以抵挡,各国人民都希望在自己的国家观赏到这种超级萌宠。
满足期盼,中国推出符合国际惯例的合作模式,同他国合作开展大熊猫繁育研究。这么多年来,大熊猫热持续升温,粉丝遍布全球每一个角落。
改革开放
“熊猫计划”成果丰硕
大熊猫的全球粉丝中包括美国的乔治·夏勒博士,这位国际著名的保护生物学家,青年时立下大志:去夹金山寻找大熊猫。
1979年秋,夏勒放弃同样重要的美洲豹研究,出任“熊猫计划”外方首席专家,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首个到中国研究大熊猫的西方学者。
“熊猫计划”——中外合作的第一个野生动物研究项目,签署于1980年,双方共投入数百万美元。世界自然基金会,这个全球最大经验最丰富的环境保护非政府机构,获准来华开展大熊猫保护工作。
改革开放春风荡漾,打开封闭已久的国门,“熊猫计划”标志着中国生态保护对外合作的起步。何止资金资助,国外野生动物保育的先进设备,野外考察、人工饲养方面的新理念,一并到来。
中国方面,委任大熊猫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胡锦矗为首席专家,与夏勒等协同配合,跟踪调查野生熊猫。一晃两年,夏勒居住深山老林,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下,取得丰硕成果。
1983年春,胡锦矗陪同夏勒前往夹金山,考察蜂桶寨自然保护区。
胡锦矗对夹金山十分熟悉。1976年,中国第一次大熊猫调查期间,胡锦矗率几十名调查队员深入夹金山。山路陡峭宽不盈尺,不少路段千丈绝壁百尺深涧,同行者不小心滑倒,胡锦矗冒死相救;河流湍急没有桥,两岸架钢索,胡锦矗带头溜索凌空飞渡;不断发现国宝踪迹,胡锦矗兴奋不已,紧追不舍;死去多日的熊猫,恶臭难忍,胡锦矗俯下身子,从其体内找出2236条蛔虫……
胡锦矗一路滔滔不绝,这个神奇的地方,谱写了大熊猫史话瑰丽的篇章:西方世界第一次知道熊猫,就是因为穆坪;新中国成立以来,上百只熊猫从此地送往国内各大动物园;24只国礼大熊猫中,17只出自宝兴……
夏勒听得兴起,称这方山水为大熊猫的“宝山圣地”:“全世界研究大熊猫的人,都必须到夹金山来!”
保护区的泥巴沟,夏勒见到大树基部熊猫巢穴时,提及几十年前,自己曾梦想在夹金山遇上大熊猫,不知能否如愿?说来够巧,路过的伐木人告诉他,就在昨天,还听到山顶熊猫叫。
登上山脊,前方不远处,翠绿的竹林边沿,果然出现一只黑白相间的大熊猫,分外醒目。它不时回头,发出“咩咩”的叫声,似乎同夏勒打招呼。夏勒忘情地跳起来,全然不像年过半百的人。
迄今,这位高龄老人依然身强力壮,为保护雪豹、藏羚羊奔波在青藏高原。
光秃秃的山头,温饱线上挣扎的村民,夏勒对天然林的消失充满担忧。他反复告诫同行者,保护区工作人员做的工作为人称道,老百姓对熊猫的关爱值得肯定,但野生大熊猫保护任重道远。
四川在行动
大熊猫栖息地“申遗”
回应国际社会关注,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具有里程碑意义。
基础工作做在前。1988年,大熊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92年,实施“中国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工程”;1998年开始,重点地区天然林全面禁伐;2002年,启动“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大熊猫在重点保护物种中排名第一。
国际上,大熊猫名列世界十大濒临灭绝野生动物之首,“申遗”之事,全世界早就形成共识。
2005年国庆前夕,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申遗”正式迎检。
“申遗”考察团包括首席专家、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保护地主席戴维·谢泊尔,英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中国项目经理威廉·华蔚林,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物种保护区负责人吕植,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汪松、何其芬等。
考察团两项任务:考察,并做出评估。其中,蜂桶寨自然保护区野外考察,徒步穿越大熊猫栖息地,最惊险也最刺激。
按照常理,专家实地考察从不表态,但戴维·谢泊尔忍不住称赞:“这里生物种类多,共发现动物和植物模式种(亚种)100多种,以‘穆坪’二字命名的约50种,非常了不起。”
大熊猫救助站,一只野外获救的熊猫幼崽,摇头晃脑迎面而来。救助国宝义不容辞,几十年来,扬名海内外的“巴斯”,失去妈妈的幼崽“张咔”,三只脚的“戴丽”和“紫云”……无一不是当地汉族、藏族村民从死神手中救回。
3天野外考察,由蜂桶寨自然保护区管护员陪同,专家们徒步上百公里,翻越海拔3000多米的大山,了解大熊猫生存环境及生物多样性。
天不作美,蒙蒙细雨下了一宿,崎岖的山路湿滑难行。一路走来,专家们频频发现大熊猫踪迹:用树枝和杂草铺成的窝,树洞中产崽的“产房”,新鲜的粪便和毛发……
管护员说十多天前,一只国宝大摇大摆闯入村民家中,咬坏铝盆和衣服。几天后,管护员偶遇这只大熊猫,身后尾随两只幼崽。
差一点就撞上野生大熊猫,专家们激动万分。
穿过箭竹林时,管护员停下脚步,悄声告诉专家们:前面有熊猫。将信将疑,轻手轻脚沿小溪前行。果然,前边传来轻微的响动,溪流瞬间变浑浊。管护员有经验,说大熊猫发现有人后,顺溪流朝山上跑了。
迎面一棵粗大冷杉,树冠枝繁叶茂,空心的基部,大熊猫巧利用,打造出舒适的窝。是否跟踪?大家望着戴维·谢泊尔。博士果断摇摇头,停下脚步。很显然,再继续前行,会惊扰大熊猫。
世界自然遗产考察中,专家们尤为看重“三性”。首先是真实性,通过野外观察,发现洞穴、粪便、啃咬的竹叶等,证明大熊猫的存在确切无误;其次是完整性,大熊猫活动区域宽广,没人为分割阻隔通道现象,能保障相互联系和种群间的交流;三是可持续性,保护措施切实有效,栖息地禁止人类活动,禁止砍伐林木,无工业污染。
窥一斑而知全豹。夹金山野外考察,目睹“三性”在申报地的完美体现,专家们对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保护予以肯定。
2006年3月,评估报告完成并提交。7月,世界遗产大会评审,各国代表全力支持,21名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一致通过,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全场掌声雷动。
喜看今朝
国家公园探索新机制
世界遗产固然了不得,可没想到十年之后,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新台阶,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紧锣密鼓,更将大熊猫保护事业推进到新的高度。
2017年以来,国家整合川陕甘资源,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持续推进。国家公园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其中四川超过2万平方公里,包括核心保护区、生态修复区、科普游憩区、传统利用区。
蜂桶寨自然保护区办公楼前,抬头就见“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管理分局”几个大字,工作人员来回忙碌。
蜂桶寨自然博物馆,数字化设施让人耳目一新;大熊猫文化宣传教育中心,两只国宝灵动可爱;生态监测、污水处理、应急救援等项目,正在规划实施。
满山林木葱郁。昔日伐木工,放下斧头拿起锄头,摇身一变成为植树护林人。国宝要保护,邓池沟近一半土地退耕还林;大山里的人要致富,受益诸多政策,不少村民乔迁新居。
林竹掩映,几十栋房屋临溪流而建。村口立牌坊,上书:邓池沟新村。大熊猫走向世界的地方,村民们走上绿色发展之路。春赏花夏避暑,秋天观红叶,旅游旺季,何止重庆、成都的人纷至沓来,国外游客也频频光顾。
村口头一家,“绿之源·山野菜馆”牌匾高挂。店主罗骥,今年三十出头,成都餐厅当厨师6年,两年前新村落成,回邓池沟创业开农家乐。一年四季,凉拌土鸡、山药炖土鸡、白豆炖腊肉……地里种的农家菜,还有山中野蕨菜、鹿耳韭、广栋苔、折耳根、龙包菜,清香麻辣味道多变。好吃嘴们胃口大开,“巴适,安逸”叫个不停。
大熊猫国家公园一旦建成,明天的日子更美好!满面笑容的罗骥说。
看不完道不尽,探访国宝150年踪迹步履匆匆。抚今忆昔,中国告诉世界,大熊猫与人类共享绿水青山。
(作者:赵良冶,长期关注、记录大熊猫生存状况,现居四川雅安。著有《熊猫中国:中国大熊猫纪实》《国宝传奇:大熊猫百年风云揭秘》《震不垮的熊猫家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