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7月06日 星期六

    原创歌剧《拉贝日记》为欧洲观众带来心灵震撼

    作者: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谭伟民 《光明日报》( 2019年07月06日 05版)

        原创歌剧《拉贝日记》剧照 资料图片

        德国柏林时间7月3日晚,柏林国家歌剧院内,悠扬的小提琴协奏曲《记忆》响起,字幕缓缓浮现,创演团队鞠躬谢幕。原创歌剧《拉贝日记》巡演版在德国观众闪烁的泪光和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完成此次巡演的首场演出。这部取材于约翰·拉贝记录南京大屠杀日记的歌剧,以客观的国际视角,带着见证者的眼光,回望历史,回望国际友人的人道主义义举,为拉贝故乡的观众带去了心灵的震撼和感动。

        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江苏省文化投资管理集团、江苏省演艺集团联合制作,江苏大剧院、江苏省演艺集团出品的原创歌剧《拉贝日记》巡演版,讲述的是1937年末至1938年初,德国西门子公司在南京的业务代表约翰·拉贝、教师明妮·魏特琳、传教士约翰·马吉等二十多位国际友人建立安全区,保护手无寸铁的南京市民,并为南京大屠杀史实存证的历史故事。约翰·拉贝因此被称为“中国的辛德勒”。

        “中国故事,世界表达”,这是当前文艺创作的一个重要命题。从2017年剧场版诞生,到2019年巡演版首演,两年多时光中,中外编创团队将这部中国原创歌剧作品进行了细致打磨。

    1.展示人类命运与共的大格局

        在重大历史题材的歌剧创作中,如何处理“人”的故事和宏阔历史观之间的平衡是个难题。南京大屠杀史实在中国为人熟知,欧美观众却知之甚少,且《拉贝日记》原本是约翰·拉贝在战时撰写的一篇篇简短日记,如何从碎片化的日记片段中构思出一个完整的戏剧情节,从全新的角度把这段中国历史讲述给全世界的观众?

        《拉贝日记》创作团队给出了一个新鲜的答案:用约翰·拉贝、明妮·魏特琳、约翰·马吉等国际友人“第三方视角”,在国际的语境里,讲述中国历史,是从外国人、见证方的视角看当时南京城、中国人正在经历着什么。这样对于中国观众,看到的是国际友人的人道主义义举、他们眼中的以南京大屠杀为主线的场景,制造了我们对常见题材的艺术作品那种“熟悉的陌生感”,引发欣赏兴趣;同时,对于国际观众,用他们熟悉的面孔和视角,切入鲜为人知的历史现场,带来真实的震撼感。

        正是在这样的破题思路下,本剧主题得以流畅地奔涌。通过国际友人的义举和他们在南京大屠杀现场个人遭受的困境,展示出人类劫难的无差别性,将一段中国人的痛史,转述为全人类意义上的生命的和精神的劫难。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升华了主题,同样也为所有观众开辟出更为深广的思考空间。

    2.一曲抚慰人心的战争安魂曲

        歌剧《拉贝日记》巡演版是一个国际制造的艺术作品。中外艺术家们充分释放文化交汇中产生的创造力和融合力,创新之处涵盖作曲、编剧、导演、舞台美术、服装、灯光、多媒体等众多领域。

        作曲方面,《拉贝日记》展示出作曲家唐建平穿行于中西音乐之间的掌控力,他以创新手法结合中西音乐素材,将剧情中人类的苦难和拯救的大爱,转化为具有美学高度的艺术化呈现。《生命如荒草般凋零》《陪伴我爱的金陵永生》《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等咏叹调,旋律优美,富有强烈情感冲击力,意在启发听众从听觉催动内在精神世界的运动。结尾部分,在小提琴独奏中,华人女子上台,缓缓捡拾起拉贝留下的日记,象征着人类的大爱在历史中延续,是人类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

        同时,歌剧音乐个性十足,充满了性格特征,比如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务长明妮·魏特琳的出场音乐,从美国国歌中选择元素,进行变奏,同时又融入江苏的民乐曲调,中西合璧,呈现出一位久居中国南京近20年、将中国学生当成自己女儿一样的慈爱的教师的音乐形象,表达爱的主题。

        值得一提的是,作曲家多段合唱作品非常精彩,而导演也紧紧抓住了这一艺术特色,让合唱团抛弃惯常的列队歌唱形式,而是设计人物关系、性格特征,让合唱团人人有自己的剧情角色定位,最大化地在歌声中释放出属于中国“人”的恐惧、愤怒、希望,为剧情提亮历史现场的底色。大量带有鲜明戏剧走位、情节的合唱作品加深了歌剧的情节推进、情绪渲染,将轰炸之烈、战争恐怖、仁爱之美以宏大丰富的音响效果展示出来,实现了史诗性作品“人类的和平颂,战争的安魂曲”级别的舞台表现。

        更令人惊喜的是,在这部中国原创歌剧中,有了用中文字正腔圆地演唱中国故事的外国歌唱家。饰演米尔斯牧师的何塞·卢比奥、饰演罗伯特·威尔逊医生的汤姆·穆德,以及饰演明妮·魏特琳的安娜·伊莎贝尔·拉索,均为国际优秀青年歌唱家。他们的出现,一方面通过“国际的歌喉”展示中国歌剧的艺术魅力,另一方面也通过他们向世界发出“中文的歌声”。

    3.对杀戮愤慨 对大爱歌颂

        本剧一大亮点,是以歌剧为载体,通过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约翰·拉贝与中国守军上校的一次“冲突”,表现出东西方价值观一次沟通和融合的尝试。

        第一幕中,南京城即将被侵略者攻破,守军黄上校带领士兵在安全区外设立街垒,欲与城市共存亡。他的举动引发了约翰·拉贝的忧虑,认为在安全区附近进行巷战,容易将战火引入安全区,为避难市民带来危机。二者就对战争的看法,发生了“冲突”,黄上校坚持的是一种民族“舍生取义”的东方式价值观,而作为第三方国际友人的约翰·拉贝则站在人道主义立场,希望战火远离难民。看起来难以调和的“价值冲突”,但作曲、作词、导演等创作团队,在该剧情结束时设计了一段由约翰·拉贝和黄上校一起演唱的咏叹调“愿上苍佑护南京”。浑厚男声将人物内心复杂而柔软的心理状态刻画细腻,感人至深。

        仁者爱人,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出自于东方价值观中儒家思想,为维护正义事业,保护城市,不惜牺牲生命;而守护无辜平民生命,尊重个人生命价值,反对不义战争,同样是西方人道主义价值观的一种表现,揭示了差异文化之间“存异求同”的可能性——尽管外在形式“冲突”,但是内涵有着以人为本、和平大爱,“守护人的生命和家园”原则的一致性。在这里,歌剧通过音乐和剧情,制造冲突、解决矛盾,“越分歧,越一致”的戏剧性表达,咏叹调旋律感人至深,对观众带来极大的听觉和心理冲击。

        由于各种原因,南京大屠杀在欧美等国家所知者甚少。这为中国的文化艺术工作者提出一个问题:面对历史,面对死难者,面对全人类的和平发展,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以人道主义的“爱”与“拯救”为主题的原创歌剧《拉贝日记》,除了能够反映出创作者艺术上求新求变、对历史进行深刻思考的革新意识,同时还展示出歌剧诞生的那座城市——江苏南京,从历史伤痕中走出,在时代进步、民族复兴中升华对历史的价值态度。

        今天,在国际艺术的舞台上,中国歌剧也正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此次赴欧洲巡演,中国艺术将拥有更多的国际观众、更广阔的世界舞台。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谭伟民)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