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八千名孩子带来“外面的世界”江南大学“红粉笔”团队指导老师 王 芳江南大学“红粉笔”团队成员、法学院16级本科生 华一楠
在贵州的支教生活中,我们一直保持着一种努力,一种不能辜负大山里渴求知识的清澈眸子的努力。村里孩子们每一次稚嫩而热情的“老师好”,每一张羞涩红红的笑脸,都点亮了我们。不忘初心、热情如火,“红粉笔”一直在路上。
我们是江南大学“红粉笔”支教团队,从鱼米之乡到贫困地区,坚定信念守初心,这条路我们一起走过了整整十年,累计行程约21358公里。
扶贫先扶智。在年复一年的支教中,“红粉笔”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年龄段分班级,每个班两名班主任,小班化、垂直管理。加入了国学课、素质拓展课、实验课……帮助孩子们开阔眼界,为他们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空间。
我们大多来自城市,平时体力活做得不多,可看着大山里的孩子们赤脚在水泥地上踢球,便亲手为他们建起了一块足球场。“你知道怎样铲沙又快又多吗?你知道在没有现代化工具的情况下,怎样让沙在最短时间内铺平吗?你知道用什么刷胶水能又快又好地粘草皮吗?这是我们一生难忘的经历。”支教团员们说道。
贵州、重庆、四川……支教点与蠡湖畔的江南大学平均相隔1600多公里。每年暑期,平均37摄氏度的高温,要换乘两三种交通工具,耗时15个小时。骄阳7月,在前辈们的感召下,怀着对贫困群众的深厚感情,“红粉笔”的新团员们又将启程。
坚持每年选择一个切入点,脚踏实地展开深入调研,结合专业知识探索对策,一点一滴都是团员们在实地调研基础上的深沉思考。
在贵州毕节,团队成员边支教边调研,先后进驻12个村,总结茶店布依族苗族彝族乡脱贫经验。走进产业基地,观察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状况;走进农户新居,切身感受易地扶贫搬迁带给当地居民的福祉;走进乡间田野,体会竹荪大棚带动多村共同脱贫的魅力;走进少数民族蜡染工作室,看那古老手艺与电商结合后的蒸蒸日上……
10年来,超过200人次参与“红粉笔”支教团,给超过8000个孩子带去“外面的世界”,青年的责任与梦想在“闪光发亮”。我们的扶贫调研成果入围了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扶贫支教经历成为同学们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红粉笔”已经成为一种精神传承,一种守初心担使命的不悔追求。
(作者:王芳 华一楠,分别系江南大学“红粉笔”团队指导老师,江南大学“红粉笔”团队成员、法学院16级本科生,本报记者邓晖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