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调研行】
2019年6月10日早上6点,大雨滂沱,茅建涛还在睡梦中,当当当,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
敲门的涂佐明,是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埠头乡党委书记,因突降大雨,涂佐明担心茅建涛经营的桃仙生态农业园出现水涝,一大早就跑到蔬菜基地查看水情。茅建涛的蔬菜基地是当地政府千方百计引进的富民企业。
茅建涛事后感慨,兴国干部好作风,我还在睡觉,干部已经到家中。
故事发生地兴国是革命烈士县、红军县、苏区干部好作风发祥地。从建立红色根据地至今,这里的人们依然传唱着“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的歌谣。
2011年11月4日,习近平同志对苏区精神作了精炼的概括——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
近一个世纪的历史跨度,弹指一挥间。苏区精神,依然为我们前行提供着不竭动力。
信仰中有超越生死的力量
赣南的山,郁郁葱葱、连绵不绝,这些山川植被,曾是我们党进行革命斗争的有利掩护。
这山峦之中,有一座峭拔耸立的石峰叫作芒槌石。在一次战斗中,江西省苏维埃政府裁判部部长江善忠为掩护红军伤病员转移,孤身一人将敌人引向绝路芒槌石,寡不敌众,江善忠很快退到了山顶,敌人朝他喊:“你已没有退路,投降吧。”
江善忠咬破手指,在衬衫上写下两行血字:死到阴间不反水,保护共产党万万年。之后便纵身跳下悬崖英勇就义。
革命时期,赣南有10.8万有名有姓的烈士、几十万无名烈士,苏区军民以“万里长征路,里里兴国魂”的悲壮,筑起牢固的信念长堤。
坚定的信念让人的意志超越生死,它透过烈士用生命书写的悲壮,把勇气和力量传递给我们。
岁月变迁,本色不改。
2014年5月21日深夜,为搜寻在山洪中落水失踪学生,全南县人武部原副部长宋旌带领队员驾驶冲锋舟下水搜寻。在冲锋舟熄火即将倾覆时,他用力将身边一名队员推出冲锋舟,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将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献出了年仅41岁的生命。
大火肆虐,英雄出征。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森林火灾,30名扑火人员在转场途中、突遇火山爆燃,全部壮烈牺牲。其中丁振军、古剑辉都从苏区这片红色土地走出。
时间流淌,红色基因传承不息,汇聚起磅礴力量。
2019年5月20日,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7周年之际,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即将开展的重要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踏上赣南大地。
伫立于都河畔,凝视汤汤河水,总书记充满深情地说:“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现在是新的长征,我们要重新再出发”。
今天,在新长征路上,我们要战胜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重大风险挑战,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依然要靠全党全国人民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前行的道路上,坚定的信念让我们势如破竹、所向披靡。
好作风中有深厚的为民情怀
“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穿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一首悠远婉转的兴国民歌,唱出了苏区人民对红军干部好作风发自内心的赞扬。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其中,深入一线调查是一项重要工作。
一本历经30天调查、长达8万字的《寻乌调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务实作风;
根据来自不同阶层的兴国籍红军战士真切讲述凝结而成的《兴国调查》,为指导苏区土地革命提供了依据;
对于调查方法,毛泽东说:“走马看花不如驻马看花,驻马看花不如下马看花。”在工厂农村里住几个月,在那里做调查,交朋友,这叫“下马看花”。
下马看花完成的《长冈乡调查》详尽真实,贯穿着深厚的为民情怀。
对待工作求真务实、对待人民一心一意。我们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在这片革命的热土上,党员与百姓始终保持着血肉联系。
沿着蜿蜒曲折的库区山路,穿过郁郁葱葱的密林,刘衍盛的家就在万名山山麓的兴国县高兴镇龙山村。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的琉璃瓦、青山映衬下更显洁白的墙体、干净整洁的厨房,看着自己的新房子,65岁的刘衍盛欣慰地笑着。
2016年到龙山村任第一书记的谢申,对老刘家记忆犹新:“厨房是依着主体建筑搭起来的一块空间,非常简陋狭小。喝水全靠一根小拇指细的管子把山泉水引入家里的水缸,时间久了泥巴、苔藓就堵塞管子,原本天然甘甜的山泉水到家里却变成黄泥水。”
龙山村地处偏远山区,农户居住分散,像老刘这样引水的村民不在少数,饮水成了村民生活中的“老大难”问题。水利专业出身的谢申一到龙山村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他和驻村工作队、村干部把全村的村民小组走了一遍,又把所有的取水源走了一遍,掌握了详细情况,确定了农饮工程建设点。刘衍盛家所在的塘梅供水片区,就是通过引流猪坑山泉水至村水厂过滤消毒,经供水管道安装入户,实现了农户饮用水安全。
80多年前,毛泽东在沙洲坝亲自为群众挖水井,让当地群众记忆犹新,今天群众在井边写着——“吃水不忘挖井人”。几十年来,我们党作风不改,初心依旧。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带领人们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奉献中有穿透历史的温度
1931年11月7日,位于瑞金城东6公里的叶坪村沸腾了。这座古樟掩映的村庄,在这天召开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
大会的召开地是这个村庄的一座宗祠,会后,祠堂大厅被分割成15个小房间,形成了政府军事、外交、劳动、司法等各部办公场所兼部长卧室。这些简陋的木板间,就是今天共和国各部委最初的办公地点,“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当时的苏区干部在这里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
现在的中国,繁荣昌盛、万家灯火。从历史的尺度去看,今天的成就正来自于当年简陋的木板间。彼时承载着高远志向的“第一等的工作”成就了我们今天的事业。
行走赣南大地,民生之变可触可感。自《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赣州人抢抓历史机遇,以时不我待、争创一流的状态投入到脱贫攻坚和经济建设中。
7年来,赣州累计改造农村危旧土坯房69.52万户,近300万农村人口实现安全饮水和稳定用电,25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上水泥路,赣南苏区进入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老百姓受益最多的时期。传承着“争创一流”的苏区精神,赣州干部群众向前辈一样,努力创造“第一等的工作”。
牺牲、奉献,这样的字眼,在苏区精神中格外突出。年逾百岁的兴国籍老红军王承登回忆,红军长征出发前夕,于都人民母送子、妻送郎当红军,送草鞋、送粮食,连门板、床板、寿材板都奉献出来为红军搭建渡河浮桥。
在瑞金洋溪村,提起母亲的马灯,刘有信老人的眼眶湿润了。红军长征出发前的深夜,母亲提着马灯送丈夫去参军,从此再也没有盼回自己的丈夫,每到春节或家有大事喜事,母亲都要点亮马灯,让马灯照亮红军回家的路。直到1998年母亲去世前,弥留之际,他让孙儿再次点亮马灯……
刘奶奶的灯光在长夜里带给人温暖,连接着共产党人与人民。人们用无私回馈无私,奉献感应奉献,正是这千万盏无私奉献的微光点燃了夜空,换来今天的光明。
今天,赣州人民接续奋斗。红军后代、赣南地质调查大队高级工程师杨衍忠在弥留之际,将20年来带病编撰的600万字文稿、几百张找矿图献给国家。在赣南脱贫攻坚战征途上,“5+2”“白+黑”成为各级干部工作常态,和平年代,这些人付出着自己的热情与年华。
时光流逝,精神不灭。苏区精神从战争年代走来,一路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精神跨越时空,照亮我们新时代的奋进之路。
(本报记者 尚文超 李笑萌 胡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