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6月24日 星期一

    以诚立身,育人先做人

    ——记浙江省湖州市练市小学思政教师沈红霞

    作者:本报通讯员 戴李 本报记者 严红枫 《光明日报》( 2019年06月24日 08版)

        浙江省湖州市练市小学教师沈红霞很“穷”,但也很“富有”。

        1994年,毕业于原海宁师范学校的沈红霞长期扎根农村小学,担任班主任并主动承担全市任务最重的思政、语文双班教学。7年前,沈红霞的前夫因企业倒闭,欠下近百万元的债务,逃债一走了之,留下了还年幼的女儿和年迈的婆婆。

        面对人生重大变故,这位文弱的女教师担起了一切。她许下承诺,抵押了房产和自备车,一边辛勤工作、照顾老小,一边省吃俭用、替前夫还债,演绎了一段为师者立德树人的别样人生。

    艰难决定

        2012年4月的一天,沈红霞带着学生,远赴上海东方绿洲实践活动。

        几天前刚办理离婚手续的前夫打来电话,如五雷轰顶一般,让沈红霞几近崩溃。

        电话那头,前夫对沈红霞说自己已走投无路,只好选择离家。他为逃债撇下了年幼的女儿和年迈的婆婆一走了之,却留下近百万元的债务。

        那天傍晚,沈红霞回到家,发现里里外外全部挤满了讨债者。问情况的、闹事的……一下子把她围得水泄不通。

        这样的场面,让沈红霞措手不及,她一下子瘫坐地上,脑子一片空白。这个时候,一个个拨出去的电话,收到的只有一句:“您拨的电话已关机。”

        沈红霞的生活一下子跌到了谷底,但想到身边乖巧懂事的女儿和学校天真可爱的学生后,她做了一个决定:替前夫还清债务,即使大部分债务她没有义务偿还。

        她在日记里这样写道:诚信是最质朴的品质,它不像勇敢那样受人钦佩,也不像聪明那样让人羡慕,它是那样的平淡,那样的质朴,默默地完美着我们的人格,净化着我们的灵魂。

        “七年,对于别人来说是稍纵即逝,但对我来说是长路漫漫,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如今,当年前夫留下的债务仅剩5万元。

    七年坚守

        “做人要讲诚信,要凭良心,哪怕借了一分钱都要还。”看着那些债主,沈红霞潸然泪下,毕竟那也是他们的血汗钱。

        沈红霞经常教育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己也是这么做的。坚定信心后,沈红霞承担起了家庭的所有重担。一边照顾年幼的女儿,一边服侍年迈的婆婆。

        “当时不仅身无分文,就连住的房子也给抵押了。”抵押了房产和自备车后,还剩45万元的债务,对于沈红霞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数字。面对天天上门的债主,她总是耐心许诺,让他们放心回家,自己则一边工作一边还债。

        言之贵在于行,行之贵在于果。沈红霞的小账本里记录着一笔笔还债信息。小小的记账本,对于她来说是信守承诺的见证。

        当时,沈红霞负责两个毕业班的思政、语文课程和担任其中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教学任务非常繁重。那一阵子,她腰椎间盘突出痛得厉害,连上洗手间都需要女儿和婆婆两人搀扶。

        尽管如此,沈红霞没有请一天假,直到学生考完试。那年暑假她整整在家躺了一个月。

        身体的疼痛、人生的磨难,不仅没有把沈红霞打垮,反而坚定了她的信念。7年来,她没有为自己添置新衣,每个月所有收入除了留下一家人1500元生活费,其他都用来还债。当时很多人劝她:“你干脆长期请假,找点另外的工作多挣点钱,大不了没了绩效工资。”她却笑笑说:“那是我的工作,我必须负责。”

        沈红霞的诚信,换来了债主的宽容,也得到了学校同事和学生的尊敬。

    真情浇灌桃李

        以诚立身,育人先做人,以行践诺,知行教合一,沈红霞坚守这一信条。在人生最艰苦的7年里她没落下一节课。

        有一天,沈红霞一早来到学校,还没走进办公室,就有学生匆匆跑过来说:“沈老师,小茹把小周的英语学习机摔坏了。”沈红霞急忙赶到教室,两个人还一脸的怒气,了解情况后得知,这是由两个人开玩笑引起的。

        “事情出来了,就要解决问题。”沈红霞联系了双方家长,跟他们讲清了事情原委。但一方家长坚决不负任何责任,说自己的孩子经常受欺负。经过多方了解和调查,她和年级组长上门家访,与那名家长多次沟通,最终那名家长承担了一半责任,还向另一名家长表示歉意。

        去年暑假,附近城市的教育局领导曾找到沈红霞,问她是否愿意去更好的平台工作,收入也比现在高些。几经思考,沈红霞依旧选择坚守,因为她来学校的第一天就向校长承诺要把孩子教好。

        沉重的家庭负担,没有成为沈红霞努力工作的包袱,反而成了动力。校领导说,沈红霞任教班级的语文成绩每学期都在年级组名列前茅,指导学生竞赛更是硕果累累。

        每逢教师节和妇女节,沈红霞的手机总会收到学生们的祝福,这是她最开心的日子。“看着这些可爱的祝福短信,我觉得很满足。”她笑着说。

        (本报通讯员 戴李 本报记者 严红枫)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