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前面发言的老前辈代表是闫百琨老师,当我迈入光明日报的大门时,最先学习的就是1982年他带领记者站推出的张华为抢救淘粪老农献出生命的报道,正是这个报道,将“大学生冒死救老农值得吗”的讨论写入了教科书;
在我前面发言的中年记者代表是郑晋鸣老师,当我2018年调入全媒体总编室时,最先拍摄的产品就是他笔下的守岛英雄王继才的故事,正是这个故事,曾让“一个人感动了一个国”。
学习百琨老师的报道时,资料室墨香浮动,那时我还是光明日报最年轻的一代;拍摄王继才的故事时,和郑老师一起重回开山岛的,已经是今天光明日报新媒体朝气蓬勃的90后们。他们把那些让他们落泪的故事细节,做成视频、绘成手绘、发布抖音、上传秒拍,掀起社交媒体话题,传递给互联网上万千同龄人。读者看到了光明日报经典人物报道的视觉化呈现,而我们看到的,是在新的传播场景下,两代光明人之间一场无声的交棒。
与共和国同龄,与知识界共同走过了70年,这张报纸经历了重大时刻的风云际会、记录了历史进程的沧海桑田、见证了时代潮汐的波澜壮阔、书写了中国发展的荡气回肠。从“铅与火”走进“光与电”、从“光与电”走进“数与网”,从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到知识分子网上精神家园,再到知识分子掌上精神家园,这张报纸已经有了全新的内涵。但70年光明日报的核心精神始终如一,始终为光明人代代呵护、代代传递。
正是在这种传递中,我们理解了“守正”二字的意义。
这张报纸诞生在新中国的曙光中,今天,与历史大势同向、为民族复兴聚力,仍然是光明人肩上的责任;这张报纸亲历了中国知识分子在我们党领导下发展、成熟、壮大的历程。今天,在新媒体矩阵唤起新一代知识分子的自信自觉,仍然是光明人的目标。从印刷时代迈入触屏时代,光明前辈传递给我们的是这样的信念:文字已经不是唯一的传播载体,但带着魂魄的文字依然闪光;新闻易逝,但写进历史的新闻不朽。
正是在这种传递中,我们感受到了“创新”二字的分量。
今天,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已经出现,舆论生态、媒体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在印刷时代,我们的前辈曾用数十年证明,一张报纸为什么重要;在触屏时代,光明日报的年轻一代则要不断跟踪数字技术的发展,坚守知识分子特色、思想文化优长、在全媒体语境下再次定义这张报纸的意义。我们深深明白,建设新型主流媒体,不仅需要我们不断拓展新的技术、平台和渠道,更要求我们有能力在这些平台上灌注光明的精神、光明的力量。
因为面向未来,每一个印刷字,对我们来讲都有重量;恰恰因为有厚重的传统,每一点创新机会,我们都不敢辜负。在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大势下,光明的70年诞辰是一个新的起点,让激荡的纸上风云获得全媒体意义上的重生,正是今天年轻的光明人奔赴的方向!
(作者:刘文嘉,系光明日报社全媒体总编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