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为何?青春何为?从基层干起,甚至一辈子扎根基层是大多数职校生的人生之路。他们走出校门,置身最平凡的岗位,用青春拥抱事业,用匠心点亮人生。
作为轨道交通行业办学历史最悠久的高职院校,78年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走出了8万多名毕业生,他们在芳华之际,投身新中国铁路建设,助力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在奋斗和坚守中,跑出了动人的青春接力。
扶轮报国,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背起我们的行囊,踏上祖国的大地……”1959年,学校首批铁路运输专业133名毕业生坚决服从组织分配,离开江南水乡,集体踏上了建设祖国大西南铁路的征程。
他们有的到了当时“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的贵州,有的去了作业设备十分落后的云南,有的在广西,开始了“先生产、后生活”的日子。
“在贵阳南站编组站的,住了两年帐篷,一年油毛毡房,上边漏雨下边刮风,到沿线车站的同学更苦,有的要自己到山上打柴,休班的人轮流煮饭,根本吃不饱。”曾任贵阳铁路分局副局长的蒋益新回忆起那段苦涩岁月,激动地说,“基层战场作业苦,生活更苦,但没有一个人退缩!”
在他们的感召下,65、66届又一批毕业生支援“大三线”、建设“大西南”,很多人为此扎根异乡,一干就是大半辈子,为打通大西南的交通命脉奉献了整个青春。
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1968年,两个班学生充实到刚开站的南京东站现场第一线;1979年,一个班65名学生集体加入货运大站杭州艮山门站的建站开通……
“哪里需要就去哪里!”1968年毕业的卢义明,从安徽蚌埠站到南京浦口站,再到南京西站,40多年来,他干过制动员、调车员、行车值班员,也做过货运员、货运值班员、车间副主任、车站值班站长,经他手发送的货物无一事故,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凭借苦干加实干,老一辈铁路人有的做了一辈子的值班员、养路工,有的走上领导岗位,有的成了全国劳模,更有一大批技术能手、业务骨干,他们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在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兴路强国,在平凡中创造非凡
在中国铁路上海局新长工务段工作的2006届毕业生崔灿,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扶贫路上的“铁书记”。2016年,他响应号召,来到江苏省滨海县滨淮镇梁港村担任“第一书记”,开始了为期2年的驻村扶贫工作。
“我们都叫他‘狗不叫书记’”,在当地村民眼里,因为常来常往,谁家的狗见了崔灿都不再叫。建立大地山羊合作社,带领村民发“羊”财;集资重修村里的农机合作社,为村集体每年带来六七万元纯收入;关爱孤寡老人,给五保户建房子,为村小学赠书、捐课桌,引资新修农村水泥路……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崔灿也因此被评为“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
2012年,杜广厦进入北京局石家庄工务段工作。石济专线线路精调期间,70多公里长的线路,大家原本要用扳手一一测试枕木上所有螺栓的扭力矩,也就是松紧度,杜广厦反复琢磨,总结出“缝隙一张牌可塞入、三张牌不可塞入时,螺栓松紧度即达标”的测试规律,工友们纷纷感慨:“我们用扑克牌战胜了50万个螺栓!”曲线也就是线路弯道的线型也需要调整,他白天悉心研究图纸、计算尺寸,晚上修改细节、汇总资料,一天至少工作十几个小时。76条曲线精调方案、5000多个点的设计数据精准无误。
2013年毕业的姬军凭借每天十几个小时的苦练,工作三年就被授予“火车头奖章”。2014届毕业生刘猛在一线车站值班员的岗位上无私奉献,被评为全路最美青工、“尼红式青年”。今年毕业的吴政杰即将去往地铁基层岗位,他告诫自己,“不能忘本,把技能练好,同时更要创新创造,才能让人刮目相看”。
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更重要的是做好每一件小事。就是这群在风吹日晒下常年灰头土脸的年轻人,他们传承和发扬老一辈铁路人吃苦奉献的精神,用勤劳和智慧到达技高一筹的境界,以真本领创造美好人生。
矢志“铸魂”,为青春绘就“铁”色
在今年单独招生考试现场,提及对南铁院的第一印象,不少考生和家长直言,“有特色”“充满铁路元素”“火车竟然能开进校园”……
打造“铁”色人文环境、“铁”色课程体系、“铁”色文化品牌,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铁路基因和工匠精神,是这所铁路高职人才培养一以贯之的宗旨。
大一学生张凌云至今记得“思政第一课”给自己带来的触动,“一代代前辈写就的南铁精神引领我们用实际行动勇立时代潮头、勇当报国先锋!”近年来,学校党委书记坚持为新生上“思政第一课”,讲述校史和校友事迹。学校一面将专业元素、工匠精神、“铁”色文化等融入思政课教学,一面推进课程思政,让专业课也要上出“思政味”。
独特的育人阵地则以环境感染人。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课程教学和实训中“置身”实际工作环境,“触摸”铁路新技术、新装备,学校建有全国唯一、连接正线、列车开进校园的高铁教学站场和全真仿真结合的地铁综合实训基地,还建设了江苏铁路教育馆、高铁技术馆。
“让学生树立铁一般的信仰,扛起铁一般的担当,练就铁一般的本领,严守铁一般的纪律,铸造铁一般的意志”,学校党委书记钱吉奎说,始终坚持与中国铁路同行,培养更多卓越技术技能人才,是新时代铁路高职的使命和担当。
汗水浇灌的青春,未来充满希望;接续奋斗的时代,前途无限光明。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蔡檬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