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科技】
中国曾经是世界闻名的自行车王国,自行车数量占世界第一,自行车也曾经是中国主要的近距离交通工具。在遥远的欧洲,骑行文化也一直风靡大众。比如,荷兰的阿姆斯特丹、马斯特里赫特等地都是当今闻名遐迩的自行车圣地。“荷兰式”绅士车淑女车复古且优雅地“统治着”荷兰的古老街道,但就骑行文化和绿色出行理念而言,另一个自行车的“无冕之王”——德国更值得称道。
1.畅通无阻的骑行环境
德语中有一个词语“Leidenschaft”,意为狂热、酷爱,用这个词来形容德国人对自行车的热情毫不为过。
对于在德国旅行的人来说,自行车是非常便利的交通工具,德国整个社会对自行车都有着极高的包容度。在公共交通中,除ICE(德国最快的列车)外的几乎所有火车都支持携带自行车出行。而在城市中,地铁和城铁也都会设置专门的自行车车厢。只需额外购买自行车附加票,人们就可以畅通无阻地在城市之中穿梭,实现骑行和公共交通两种出行方式的无缝衔接。在不忙碌的时间,人们甚至可以通过和公交车司机协商,带着自行车换乘公交。记者几乎每次出差或旅行都会随身携带自行车,因为自行车是欧洲城市最方便的通勤方式。有了自行车的助力,你不用担心不同城市间各不相同的公共交通票价规则,况且大多数的酒店也都允许携带自行车入住。
在德国,独立的行车道是每个城市的标配。即使在没有专门自行车道的路段,交通管理部门也会在路面进行明确标识。城际自行车线路的修建和维护也非常完善。由于很多自行车道都是沿国道和高速公路修建的,城际甚至国际之间的自行车旅行在德国非常普遍。记者在德国最深刻的体会就是,自行车享有相对平等的路权。在没有自行车专用道的路段,自行车骑手可以在普通车道中行驶,交通规则和机动车相同,而且机动车还有义务避让自行车。此外,德国甚至还于2016年开通了一条“自行车高速公路”,这条5公里长的自行车高速公路,可让自行车“一路绿灯”通行。这条自行车高速主要沿着鲁尔工业区废弃的铁路轨道行进,将德国西部的10个城市和4所大学连接起来,路线两旁两公里的区域内生活着约200万人,部分路段为周边上班族的日常通勤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自行车道大约4米宽,还设有超车道,通常通过高架桥和立交桥跨越公路。在冬天,这条路会被照亮,若遇到下雪会及时除雪,这一更为环保的高速公路计划延伸至100公里。
自由与便利是建立在严谨的规则之下的。在德国,自行车作为城市交通的一部分,必须遵守严格、苛刻的交通法规。比如,自行车闯红灯会有高达100欧元的罚款,而晚上没有安装车灯、刹车失灵等问题都会面临15至20欧元的罚款。在罚款的同时,也会在骑行者的汽车驾照上留下不良记录。哪怕是暂时还没有驾照的人,因自行车造成的处罚记录也会记录在案,将来获得驾照的第一时间就会被转录在驾照的违规记录上。因此,在德国骑车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有些年轻人爱好“死飞”自行车(通常不使用刹车),但也会为专门为其安装前后刹车以避免严厉的处罚。
2.巧夺天工的造车之术
荷兰和意大利拥有悠久而厚重的自行车制造文化,不同于此,德国的自行车工业在冷战的夹缝中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由于当年体制的制约,东德时期的Diamant与MIFA等国有品牌质量不佳,常常受到本国消费者的诟病。冷战结束后,德国的自行车工业才逐渐复苏,制造工业的积累、设计美学的传承与新的市场需求就此碰撞——自20世纪末开始,德国诞生了一系列新型的自行车制造商,并且在实力雄厚的中国台湾与美国自行车巨头的夹缝中杀出自己的一条路,活跃在世界顶级自行车比赛中。
德国著名运动自行车品牌Canyon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Canyon和其他行业巨头相比非常的年轻,2001年才由自行车的销售者转变为自行车的研发者与生产者。即便如此,Canyon依然在赛场上有着不俗的表现。基于先进碳纤维工艺与空气动力学研究,骑乘Canyon的自行车运动员赢得了包括奥运会在内的多项赛事的胜利。Canyon同时赞助了环法赛事中的“喀秋莎”与“移动之星”车队,这证明了Canyon卓越的产品研发能力。在今年柏林铁骑自行车协会组织的参观过程中,本报记者有幸参观了Canyon的品控实验室、破坏性实验室、售后车间、仓库以及装配工厂,见证了高度自动化的生产流程如何保障Canyon的品质。值得一提的是,在总部的“重装”实验室,Canyon对所有车架、前叉和零配件都进行测试。这一测试过程除了包含有常规的显微镜和导电性测试外,还使用了一台CT扫描仪去查看各组件的完整结构(这实际上跟去医院做身体检查所使用的扫描技术是一样的,只不过扫描对象是致密得多的金属),可见德国人制造自行车时的严谨。此外,工作人员还告诉笔者,他们的很多供应商伙伴都来自中国,尤其是车架的主体部分,这说明中国制造已经逐步被德国品牌所认可,成为质量可靠的代名词。
在参观主工厂的时候,记者无意中看到了流水线车间墙上的表格,上面记录了每一个部门在各个环节中的失误,这很让人惊讶。通常来说,生产中的失误通常被弥补之后就不会再有进行公开统计,而Canyon没有不但遮掩问题,而是把所有的错误进行周期性的公布引以为戒,并且不避讳参观者的社会监督,由此能够看出德国工业的诚实态度。此外,整个流水线车间非常整洁,虽然各个流程上准备安装的零件和工具非常的多,但是摆放井然有序。
整个工厂占地仅几百平方米,但却产能惊人,在科学的流程管理下,这里生产着销往世界各地的几十种不同产品。所有的工人使用手持屏幕设备,所有的操作都由中央系统进行计划和指导。从仓库到流水线,每一步操作都要通过货架、物品、操作柜台的二维码扫描进行确认。一方面,这可以给工人计算出效率最高的工作路径,另一方面也方便了系统对生产的过程进行数据统计,所有的数据都会周期性汇总并进行公示和评比。
3.融入时尚销售的艺术品
德国的自行车制造工艺成熟,不仅保证了自行车的行驶能够安全稳定高速,还兼顾了携带的轻便,更融入了时尚设计的元素。在德国街头骑着拉风时髦的自行车自成一道风景,会有很高的回头率。一位德国朋友曾自豪地向记者表示:“每一辆设计过的自行车都是一件艺术品!”以Canyon品牌为例,出色的外观设计就是其成功的原因之一。通常来说,兼顾美观和性能是对设计师的一大考验,而在此基础上还要建立一个品牌独特的设计风格更是难上加难。德国是包豪斯设计的发源地,包豪斯的核心元素一个是极简的几何化轮廓,另一个是功能和外观的结合。Canyon继承了包豪斯设计的传统,平直硬朗的线条成为了Canyon Design的标志,其产品更是获得了包括欧洲设计奖、IF设计大奖与红点设计奖等多项顶级设计类奖项。
除了Canyon之外,德国设计、德国制造都成为了自行车行业中顶级的产品的代名词,例如Lightweight轮组、THM套件,都代表了该产品在市场中极端苛刻的标准。
自行车的制造对德国人来说,也许不仅是技术,而且也是一种艺术。在柏林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被称为Rahmenbauer(车架制作艺术家),自行车对于他们来说不单单是一个运动或者交通的工具,而是一件需要花费极高制作时间和创造力的艺术品。通过交谈,笔者得知他们之中有很多都有建筑、工业设计或者纯艺术的教育背景,自行车不同的结构和新材料为他们提供了非常多的创作可能性。
想要获得这样的一辆自行车并不容易,很多的Rahmenbauer并不会在大众媒体上发布广告,很多订单都是在爱好者的口耳相传中产生的。并且客户需要与艺术家进行长时间的沟通和测量。整个自行车的制作过程通常要3至5个月,并且在开始制作之前还需要在等候名单上排数月甚至数年的队。但对于拿到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爱车的那一刻,一切等待都是值得的。
柏林最著名的钛合金车架艺术家Daniel Pleikies,也被称为“WheelDan”。他原本是一名建筑设计师,后来逐渐成为享誉世界的钛合金车架艺术家。与其在各大车展和单车杂志上的名气形成反差的是,他只有一个单人的仓库作为工作室,没有聘用任何的雇员和助手。无数获得大奖的车架都是仅由他一个人一双手在小屋里完成的。对他来说,自行车的制作不单是工作更是生活。作为两个孩子父亲,家庭是他生活的绝对重心。在聊天中,记者了解到他对中国有着极大的热情,喜欢中国菜和中文,在他的德语个人主页上甚至写着八个醒目的汉字“德国手工荣誉出品”。这八个字其实正是对这个时代的德国车架制作艺术家的高度概括。
4.两个轮子上的柏林
记者所在的德国首都柏林,可谓全球自行车友好城市前十榜单中的一员,被称为欧洲古典自行车与车架艺术家之都。自行车在柏林承载得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符号。有一个单词叫作“柏林式时髦”(Berliner Hipster),古典钢架自行车和Vintage复古混搭风的着装就是其最有代表性的两个元素。
在柏林和阿姆斯特丹,人们绝对可以通过路上的自行车来区分两个城市。不同于阿姆斯特丹街头运河小桥上优雅的“荷兰式”绅士车、淑女车,柏林人更喜欢的是纤细精致的古典公路车和飞驰在街头的“死飞”(由传统场地车或者公路车改造的),多了一点运动和冒险的刺激。柏林自行车协会会长、自行车改造专家秦宇同曾向记者表示,他经常推着自己的80年代意大利公路车在地铁上被一些老人搭讪,他们通常都愿意分享他们年轻时候参加过的比赛、喜欢的车手、那个年代的传奇,最后还不忘来一句“年轻的时候我也有一辆公路车”。
柏林有着浓厚的自行车文化以及由此形成的爱好者的圈子,自行车咖啡馆就是这些爱好者们的小据点。据不完全统计,柏林共有大大小小的自行车咖啡馆十余家,其中有大名鼎鼎的骑行服装品牌的同名咖啡店“Rapha Clubhouse Berlin”,有意大利古典公路赛Eroica的赞助商、世界最著名的古典钢架车店之一的“Steel Vintage Bike Café”,和有“钢架博物馆”之称的“CicliBerlinetta”,以及拥有自己品牌、服装和设计师团队的“Standert”。在自行车咖啡馆,你可以在享受一杯咖啡的同时,让技师对你的爱车进行保养。更多的时候,他们也是一次朋友间骑行活动的起点,在大家相约在某个自行车咖啡馆享受早餐之后开始一段充满欢乐的骑行。
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很多景致是其他交通方式所不能体验到的。无论是探访柏林墙、勃兰登堡门、博物馆岛,还是到城市绿肺蒂尔加滕散散心,或者寻找街头美食,你都可以找到适合你的骑行路线。当然,最受欢迎的自行车路线还是要数“骑车寻访柏林墙”——沿原来160公里长的柏林墙设计的专门自行车道,全程都有清晰的标识,在多处地点还有地图和多语种的文字介绍。今年刚好是柏林墙倒塌的30周年,换一种方式触摸柏林,通过自行车可以追寻更多德国近代历史的痕迹。总长160公里的环形骑行线路被分成了14个部分,每个部分的长度从7公里到21公里不一。每段线路的起点和终点都与公共交通接驳。而柏林的地铁、轻轨及区域火车一般都是可以携带自行车乘坐的,因此骑手可以根据自身的体力和兴趣规划“骑车寻访柏林墙”的线路。
5.铁马上的柏林铁骑士
在德语中,自行车在刚刚诞生时被称为Stahlross,意为铁马。在柏林,有这样一群骑着铁马的中国“骑士”,他们被称作Berliner Stahlrittere.V.(柏林铁骑自行车协会)。
柏林铁骑成立于2018年,最初由几个来自中国的留学生、设计师和艺术家成立。不同于一般的自行车俱乐部,柏林铁骑更像是一个以自行车为载体的文化艺术组织,“铁骑士”这一名字也是向当年瓦西里·康定斯基的蓝骑士艺术风潮致敬。柏林铁骑协会会长兼创始人秦宇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协会从2018年开始筹建,最初的动机也非常简单,就是想找人一起玩儿车,在柏林我一个骑车的中国人都不认识,也没有想到能到几十人几百人,确实自行车某些时候是个社交型的运动,骑完车来两杯啤酒才是这个运动的真谛。但后来随着协会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就想,德国人眼里的中国人都是那种学习特别好,下了课就回家做饭打游戏,没什么社交,谈不上有趣,更没有Lebensstil(生活方式)的人。不过,我想改变这种成见,因此把它(协会)做成一个注册组织,把柏林铁骑打造成中西方青年文化交流的桥梁。”
作为曾经的自行车王国的海外游子,对自行车依旧有着骨子里的亲切感和热爱。欧洲是自行车的发源地,德国人德莱斯更是自行车的发明人之一。柏林铁骑协会更像是一座流动的自行车博物馆,基本上大部分的会员都有两辆以上的自行车,这些自行车多少都有些来历,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车都有。会员们从跳蚤市场和线上收藏者网站购买这些车辆,还非常精心地修复和保存。这些收藏本身就是可移动的历史,承载了意大利、德国、荷兰、英国的自行车发展历史。这些收藏同时也是一些协会内一些课题的重要实物资料来源。
秦宇同介绍,“除了对自行车本身的喜爱与研究,柏林铁骑更加注重对欧洲社会和历史的探究,并且设计了一种以自行车为载体叫作”Kiez-Tour“活动方式,即小区域的文化深入探访。每个区域都有各自的历史和特点,他们的成因各不相同,有的源于政治,有的源于移民。”
以柏林为例,分裂时期的政治差异造成了到今天都非常明显的区域分工和文化差异,协会的成员居住于柏林的不同社区,他们各自熟悉自己区域的文化特色和历史成因,因此每个成员就是一个课题的领导者和导游,提出不同的课题和感兴趣的其他成员去分享和挖掘,例如去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以潘科河沿线作为研究路线,探究冰河时期遗迹与20世纪上半叶的区域性工人运动。秦宇同自豪地表示:“随着我们柏林铁骑协会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目标也越来越清晰:即承担汉语文化圈与欧洲自行车文化交流的责任。详细来说:一是以自行车为纽带的人和人之间的跨文化交流,二是以自行车为线索,挖掘人和历史的变迁,三是探寻人与自行车相关的社会关系。”
经过了两年的发展,如今柏林铁骑协会已经拥有超过200个注册会员,并且通过了德国政府非营利公益组织的官方注册认证,在德国的其他城市相继成立了四大分部。协会逐步和德国当地的文化机构和组织展开合作,也拥有了一批热爱中文学习的外国成员,正在逐渐成长为以自行车为纽带的中德青年文化沟通桥梁。目前,柏林铁骑协会已经成为德国最大的以中文为交流语言的国际化自行车文化组织。另据秦宇同介绍,柏林铁骑还将响应祖国的号召,展现中国人在海外的风采,并计划于今年夏天举办一场《杜伊斯堡-鹿特丹“一带一路”主题骑行》活动,邀请了来自欧洲各地的中外骑行爱好者,从中欧班列欧洲起点杜伊斯堡骑行前往“一带一路”海上终点站荷兰鹿特丹,以行动支持“一带一路”倡议。
(本报驻柏林记者 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