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6月06日 星期四

    经济与生态双赢的秘诀

    ——从农民江旺庚看宁杭生态经济带的14年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许应田 《光明日报》( 2019年06月06日 10版)

        14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宁杭生态经济带区域内的浙江湖州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目前,该区域有县市区15个,常住人口1122万,自“两山”理念提出以来,这里的山越来越绿,水越来越清,老百姓腰包越来越鼓。人均GDP从14年前的3.21万元,增长至现在的11.8万元,增长了近4倍;森林覆盖率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增长了26%,这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最好印证。

        今天,我们走进宁杭生态经济带,感受一位叫江旺庚的农民的绿色情怀。

    “这辈子就交给土地了”

        江苏溧阳,天目湖畔。江旺庚的一天,是从清晨4点开始的。

        天刚蒙蒙亮,苗农们便开始了劳作。施肥、除草、松土、修剪……他们各司其职,在这片土地上挥洒汗水,同时得到相应的报酬。

        这地方叫下城村,是溧阳天目湖镇的一个小山村,村子靠山近水,绿荫环绕,近千亩苗圃基地的拥有量,让安土重迁的村民们在家门口便有业可守。与苗圃打了多年交道的江旺庚,便是这片苗木的主人。

        记者见到江旺庚时,他正手把手教着一位苗圃工修剪树枝,精神状态极好,看不出已年近花甲。谈及当初为何会从事苗圃工作,江旺庚表示:“看着绿水青山慢慢荒废掉,心里说不出的难受,我们祖祖辈辈都靠地吃饭,土地就是我们的根呐。”十几年前,面对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迁徙产生的“空巢村”现象,江旺庚决定返回农村进行创业,租用荒田进行苗圃种植。经过一番摸索,他不仅将荒田变废为宝,还带动了周边千余村民就业。

        “我这辈子就交给土地了。”回忆过往的路,江旺庚感慨万千,“我以前卖过菜、开过车、办过厂,但最让我挂念的,还是老家的一草一木。”

        如今在村道上行走,到处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新翻的土地上种着一排排整齐的榉树,苗农们开着拖拉机连上水泵,一管管河水从沟渠延伸向林地。正值苗木栽植交易的旺季,谈话间,堆积成垛的苗木已装满大货车,驶向远方。

    “山真是越来越绿呀”

        行驶在溧阳1号公路,天目湖的山水、瓦屋山的翠绿、神女湖的恬美……随处感受“显山露水、自然通透、乡村野趣”,这条长365公里、串联220多个乡村旅游点的“彩虹路”,带动溧阳市近10万人捧上旅游的“金饭碗”,人均增收1万余元,被当地人称为幸福路。

        离开苗圃基地前往1号公路,已近晌午,作为这条路的受益者之一,江旺庚言语间充满了对其的亲近与感激。他指了指远处的一座山:“我在那座山上有个茶场,生产的茶叶卖给1号公路边上的生态农庄,现在就是去送货。”

        江旺庚口中的茶叶,即天目湖白茶。溧阳人对于发展茶产业的热衷,是出了名的。去年,溧阳全市茶叶开采面积6.2万亩,产值15亿元,在300余家茶企中,百亩以上规模的近一半。“摊晾、杀青、揉捻……这些工序我都会做。”一聊起茶叶,江旺庚满是精气神,“我妹妹在十几年前,做过村党支部书记,靠种茶叶带领全村脱贫致了富,我就从她那学会了这个手艺。”

        发展茶产业让当地老百姓尝到了甜头。一般来说,每个采茶工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平均收益在1万元左右,而且没有多高门槛。据悉,当前溧阳的茶园面积,正以每年2000亩的速度逐年递增,成为国家级茶叶生产基地。“咱溧阳的山真是越来越绿呀!”江旺庚感叹道。

        围绕1号公路,溧阳把乡村田园、绿水青山不断转化成了促进农民增收的“金银山”。正是因为有了许多个像江旺庚这样有着“绿色”情怀的人,才不断释放“生态红利”,既美了环境,又富了百姓。

    贫困村的发展“智慧”

        艳阳高照、晴空万里,时间是下午两点,地点在镇江句容市后白镇泗庄村。近40℃的高温,让所有人都焦躁不安。江旺庚此时正背着手,立在村头,面带焦虑。一个小时之前,他还身在溧阳市一号公路的民宿,句容市泗庄村的一个电话打来,便立马放下了手头的筷子,朝着句容方向赶。

        “滴……”一阵喇叭的长鸣过后,满载着苗木的大卡车开进了村里。“天忒热,得快点卸货,不然树苗会被晒死。”从人群传来一阵忧虑的声音。但可能是天气燥热的缘故,工人们的动作很缓慢。

        这时,江旺庚站出来了。他爬上了高高的货运车,把苗木一棵一棵地搬运下车,然后又指挥工人们如何移动和摆放苗木。豆大的汗珠从两颊滚落,全程下来,江旺庚白T恤已经看不到一丝白色,衣服已经全部湿透。

        记者在与当地农民的交谈中了解到,进行规模性苗圃建设,早已成为农村发展的普遍意识,仅句容市泗庄村,苗木规模就超过了2000亩,占了村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而江旺庚,就是当地干部跑了好多趟才从溧阳市引过来的。“3年前,我们村还是负债的贫困村,后来引进苗木产业、搞水产养殖,村级经济总收入超过了850万元。”泗庄村的党总支书记王发根介绍道。

        卸货完毕后,江旺庚脸上露出完成“任务”后的喜悦,但他并没有停下脚步,急匆匆往苗圃基地走去,“听苗农说有几棵树苗干死了,我得去看看。”

        “老江这人特别好。”一个工人凑过来说,自从村里引进江旺庚的苗圃基地,他们一家人都吃上了苗木这口饭,“我爸光在地里除草施肥,一个月就能挣几千块钱。”通过土地流转,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的农业经营模式,让农民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话匣子打开后,许多村民也涌过来,俨然都成了熟知生态致富的“行家”:近一点的,后白镇的西冯村,通过发展草坪种植业,已经带动周边地区种植面积超4万亩,村民人均年收入有3万多元;远一点的,丁庄葡萄、白兔草莓等句容知名品牌,早在老百姓当中耳熟能详。据介绍,句容市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达到6个,在全国所有县市区中独占鳌头。全市从事休闲农业的人员有五千多,年收入超8.5亿元。沉甸甸的数字背后,是生态富民的真实写照。

    从一个人到千万人

        从句容回到溧阳,已是傍晚时分。汽车穿行在宁杭公路上,道路两侧郁郁葱葱的草木在夕阳的映衬下醉人心扉。一直忙碌的江旺庚,略微松弛下来:“这条路就是宁杭走廊,美得很呐!”

        如今,宁杭生态经济带上的15个县市区,全部位列全国百强,人均GDP从3.21万元增长至现在的11.8万元,森林覆盖率增长了26%。生活在这片区域的人们,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两山”理念。

        生态观光园、农家院、水果园……一个又一个生态“聚宝盆”掩映在绿林深处。在返程途中,看到了不少科技产业园、高校研究院坐落在山水之间,不禁让人感受到生态优势完全可以转化为科技、人才等创新力量。

        到达江旺庚所在的溧阳市下城村,暮色已经笼罩着整个村落。在村子里,没有看到想象中的“带月荷锄归”景象,在土地里隐退多年的庄稼,早已被种类各异的苗木和一座座茶园所替代,但人们对于绿水青山的那份敬意并没有消减。从江旺庚的眼神中,就能够读出来这些——他又走进了苗木林,像看护自己孩子一样扫视着它们,然后观察起其中的一棵瘦小树苗,“树皮下面是绿的,说明太阳没把它咋样!”江旺庚这时的眉头才舒展开来。

        在山林的一片鹧鸪声中,江旺庚的一天进入了尾声。“有时候忙起来,会到夜里两三点。”江旺庚补充道,“虽然累点,但是很充实,也很踏实。”

        从当初抱着朴素的情怀返乡创业,选择与“绿水青山”为伴,江旺庚14年如一日,几乎每一天都是同一天。而在整个溧阳,整个宁杭生态经济带,像江旺庚这样日子越过越红火的小康之家超过了80%。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家园的建设,离不开每一个行动者。正因为有了他们,在祖国的大地上,绿水青山化为金山银山的步伐才变得愈发明朗轻快。

        夜幕降临,万物寂静。等到天色渐白,藏青的山体露出轮廓的时候,江旺庚便又开始了新的一天。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许应田)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