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外媒体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一项研究表明,在中美贸易战中,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几乎全部由美国进口商承担,一些关税已转嫁给美国消费者,其余部分则由进口商通过降低利润率来消化。美国智库“贸易伙伴”2019年2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如美国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25%的关税,一个四口之家每年支出将增加2294美元,就业岗位将减少216万个。
这些数据和事实,对美方所谓的对中国商品征收更高的关税“充实了美国国库”的观点,是最直接的驳斥。美方发动的贸易战损人不利己。贸易战对美国生产商的影响更为复杂,受关税影响的美国生产商,以及使用这些征税商品作为中间投入的美国生产商都是潜在的输家。另外,如果美方对余下的3000亿美元中国出口商品(主要是进口弹性较小的消费品)征收25%的关税,那么美国的家庭和厂商将承担更高的税后价格。一旦通胀率明显上升,美联储将继续收紧银根,这对目前估值很高的美国股票和债券市场来说,将是一个灾难。
美方发动贸易战的一个核心认知在于,把美国制造业在过去20年失业率的上升怪罪于中国的贸易顺差。其实这是一个民粹主义色彩浓厚的低级错误认知。美国制造业失业率上升主要来自于机械自动化对于人力的取代,而非贸易不平衡。据统计,1992至2012年,美国贸易逆差导致的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下降仅占15.1%,其余则来自于制造业生产率的快速提高。因此,就算是美国降低贸易赤字,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仍然会持续减少。
值得强调的是,我们要警惕美方发动的贸易战的政治化倾向。近来,随着中国的民营企业华为公司被列入实体制裁名单,美方发动贸易战的性质开始发生了变化,有向政治化方面转化的危险倾向,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觉。可以说,美国以国家力量对一个全球化的实业公司进行打压,这已不是他们所标榜的追求“国际贸易平衡”的初衷,这是在粗暴切割早已相互依存的全球生产链与供应链结构以及全球协作体系。
这不禁使人联想到冷战时期某些西方国家向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禁运的历史,不禁使人想起当年的“巴统”——巴黎统筹委员会,聚拢在“巴统”里的某些西方国家出于意识形态的考虑,粗暴阻止西方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所谓敏感、重要的战略物资。美方这种简单粗暴的落后做法,是在开历史的倒车,是其“筑墙”思维在国际贸易中的体现,国际社会必须警惕这种做法的巨大负面效应。
尽管美方公开进行经济霸凌,但走向新一轮改革开放的中国不能因其影响而打乱了我们的战略节奏,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中美贸易战的实质及其复杂性与长期性,保持自身的战略定力,同时警惕狭隘民族主义情绪泛起。目前,美国国内还没有形成对华政策的明确共识,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主要有两股力量,除了主张经济优先、追求现实利益的“务实派”外,还有追求对华战略遏制与意识形态对抗的反华建制派等,后者才是我们应该要真正担忧和防范的。
今年是中美正式建交40周年。在全球化背景下,中美之间有着不可阻断的联系,中美两国之间的战略合作基本面,比如全球安全与和平、地区热点、能源、粮食、气候变化等,都是不能忽视的客观存在。中美合作可以办成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中美对抗对两国和世界肯定是灾难。
(作者:林宏宇,系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