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到华西医院看病,从挂号到检查需要将近1个月时间,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王牌专家看病,而且不用排长队,真得感谢党和政府给老百姓办的实事啊!”近日,家住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的一位老先生在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看完病后很有感触。
如何实现分级诊疗、让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老百姓能就近享受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成都龙泉驿区这位老先生的切身感受,反映出龙泉驿区的探索已经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2016年12月,龙泉驿区区政府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以下简称华西医院)达成战略合作,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领办该区第一人民医院,冠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龙泉医院(以下简称华西龙泉医院)”,并以此为基础辐射全区,建立覆盖全区的“华西龙泉紧密型医联体”,提升了整个区域的医疗服务能力。
重文化、抓管理,推动医联体形神融合
两年多来,龙泉驿区坚持政府主导,以深化医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简政放权,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对“华西龙泉领办型医联体”建设予以重点支持,努力推动区域医疗卫生事业高速度、高质量发展。
为使华西龙泉医联体的管理和品质实现同质化提升,确保华西金字招牌不蒙尘、不沾灰,华西医院派出陈德才、马莉、任海三名华西管理专家,分别担任华西龙泉医院院长和副院长,深度嫁接华西管理模式。
华西龙泉医联体建成运行后,华西龙泉医院患者数量迅速增长,药房取药出现排长队现象,最长甚至需要排队近一个小时才能取到药。华西龙泉医院是龙泉驿区政府大力投入、超前设计、高标准建设的现代化医院,患者数量远未达到设计容量,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副院长马莉带队深入药房调研,发现主要原因在于药房管理比较落后,一些现代化的设备没能充分发挥作用。于是,华西龙泉医院对药房部门进行流程再造,设定应急预案,并派队专门到华西医院学习现代化精细管理经验。很快,门诊候诊、挂号缴费、取药等流程耗时均降至10分钟以内,这一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副院长任海透露,2018年,华西龙泉医院的能耗成本控制在每平方米100元以内,达到了华西医院的管理水平。当前,华西龙泉医院平均住院日8天,同比下降0.2天;药收比26.76%,同比下降2.77个百分点;住院患者次均费用分别低于全省公立医院和全市公立医院2000余元、5000余元,处于成都三级医院最低水平。
远程医疗教学系统实现“在线”+“在位”的指导
打开头颅后,医生唤醒了患者——“术中唤醒”这种顶尖的手术方式,近年来只在国内极少数大型医疗中心开展,目前在华西龙泉医院也可以实现了。
去年,龙泉驿区一位60多岁的婆婆被诊断为脑胶质瘤,亟须手术摘除。华西龙泉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陈钫带领的团队与学科主任贺民(华西医院神经外科教授)多次讨论,最终决定为患者实施“术中唤醒”脑肿瘤切除手术。
手术团队打开患者的颅骨及硬脑膜,显露出大脑组织后,麻醉团队逐步精确减少药物剂量,数分钟后,婆婆逐渐清醒,睁开眼睛。在医生的指导下,她完成了“1、2、3、4……”等说话和动手的指令,手术医生直接电刺激大脑皮质,观察患者,精准定位了脑组织控制语言和右侧肢体运动功能的部位,确保切除肿瘤时准确避开。
“脑部血管组织复杂,在患者清醒的状态下,任何躁动都可能导致手术伤及重要血管和神经,但太深的麻醉又不能保证患者意识清醒,无法配合医生,所以麻醉医生和外科医生的密切配合特别重要。”陈钫说,此次手术的成功,表明华西龙泉医联体建设使龙泉驿区医疗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显现出医联体建设的重大意义。
在华西龙泉医联体建设中,华西医院派出10名专家到龙泉分别担任学科主任及特聘专家,并建立远程医疗教学系统,实现“在线”+“在位”的指导,这种指导同时辐射到全区所有基层医院。
带动辐射基层,提升区域医疗服务同质化水平
家住龙泉驿区龙泉街道书房村的一名患者因胸闷憋喘,到邻近的平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心电图检查。心电监测数据通过网络快速传送到了设置在华西龙泉医院的区级心电会诊中心。医生第一时间给出检查报告和诊断意见,并立即回传,整个过程不到2分钟。
患者十分惊讶,弄明白后,他说:“在社区医院做心电图,不仅不用排队,还能享受到大医院的诊疗技术,这真的是太方便了!”
在医联体建设中,龙泉驿区以华西龙泉医院为依托,建立起临床检验中心、区域影像中心、心电会诊中心。在网络平台上,华西龙泉医院医生可以清楚看到患者的基本情况,直接提供专业的会诊、指导和带教。
“我们在医联体建设中,通过一级辐射一级,提升了整个区域的医疗服务水平。”陈德才说,华西龙泉医联体不是复制一个华西医院,而是把华西龙泉医院建成区域医疗服务中心,通过华西龙泉医院来加强区域内基层医院服务能力建设,让患者就近享受高水平医疗服务。
(本报记者 李晓东 周洪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