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6月02日 星期日

    以人才引领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作者:陈存根 《光明日报》( 2019年06月02日 07版)

        【人才论坛】   

        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揭开面纱,粤港澳大湾区从概念走向现实,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一个国际一流的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正逐渐显现。

        粤港澳大湾区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发挥先行示范区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必须加大国际人才资源的开发力度,以人才引领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积极扩大人才对外开放

        中央部署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既为大湾区人才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也对大湾区扩大人才对外开放、提升人才国际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们要树立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主动参与国际人才竞争,积极扩大人才对外开放的范围、领域和层次,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大力吸引集聚国际化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大规模增加国际化人才的数量,大幅度提升国际化领军人才的质量。

        要建立国际化人才发现机制,通过加大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著名跨国企业的交流,借力国内外各种企业、学会、协会等政府、民间组织,结交国际化人才,熟知国际化人才,用好国际化人才。开发利用国际人才资源,还要支持鼓励企业走出去设立海外研发机构,就地吸引使用海外人才和智力资源。要充分发挥粤港澳地处沿边临海改革开放前沿、政策优惠多、发展空间大的比较优势,通过市场化、国际化手段吸引集聚全球高层次人才。粤港澳大湾区内部要率先推进人才资格互认,积极推动内地城市实现全方位向港澳人才开放,港澳应创造条件积极有序向内地人才开放,形成内陆、港澳台和国外人才开放引进的大格局。

        要打好人才引育“组合拳”,为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真正做到“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要围绕人才干事创业来进行政策创新,既要着眼当下能激活人才、引来人才、引来大才,还要立足长远稳定人才、用活人才、用好人才。人才宏观政策要管用,人才微观措施要实用。具体的人才政策措施要相互配套、有机衔接,既关注资本、税收、知识产权的保护,又要关心柴米油盐酱醋茶、吃喝拉撒睡。既要激励人才围绕繁荣经济、发展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只争朝夕,时不我待,又要扶持人才聚焦重大核心、关键前沿潜心研发,持之以恒,不急功近利、心浮气躁,以感情留住人,以事业用好人,以成功鼓舞人。

    打造世界级人才高地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深化改革、率先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提供了契机。我们要抓住机遇,坚持“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的改革取向,大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转变人才管理职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五个环节中的作用,形成思想解放、敢为人先、百舸争流、活力迸发的生动局面。

        要真正理顺政府、市场、社会、用人主体关系,明确各自功能定位。要不断改进人才培养的方式和手段,建立基础研究人才培养长期稳定支持机制,加大对新兴产业以及重点领域、企业急需紧缺人才的支持力度。要创新人才引进使用机制,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障碍,打通科技和经济转移转化的通道,解放和增强人才创新活力。

        要改革人才评价激励机制,用市场化、国际化手段评价、激励人才,让人才价值得到充分体现。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的理念、思维和方法,通过行政放权、依法管理、研发项目支持、金融税收扶持、知识产权保护、岗位动态聘任等创新手段,充分激发人才活力、开发人才能力、释放人才动力。要鼓励人才智力向产业实体和创新创造流动,在人才服务上做加法,在人才投入上做乘法,在人才管理上做减法,让用人主体有自主权,让人才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从而形成粤港澳大湾区对国际一流人才的吸引力、服务力和引领力。

    为一流人才提供一流服务

        新时代新起点新目标,大湾区大任务大未来。

        粤港澳大湾区各地发展阶段不同,产业优势不同,集聚人才资源类别、重点不同,但必须坚持专业化服务,建立健全完善专业化的人才服务体系,通过构建服务人才的创新创业平台,不断稳固放大平台的服务、支撑、引领作用。

        服务好人才,首先要搭好平台。要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的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前瞻性地共建国际化的研发平台、工程中心、联合实验室等,开展专项研究,布局建设一批创新中心、科技园区、创新研究院所和创新创造工场,通过提供专业化的高技术研发服务助推人才创新创业创造。

        其次要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依法严格查处侵权行为。人才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知识产权,世界级创新中心必然是知识产权交易活跃的区域,要通过完善广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深圳专利展示交易平台等功能,建设对创新具有引领性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保护、重视、分享、放大知识产权的价值和效应。

        最后要体现专业、精准、高效的服务功能。要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培育形成创新型科技产业服务体系,体现服务的专业、精准、高效等特色。要围绕大湾区人才引进和创新创业创造,发展金融服务业,建立大湾区人才研发和产业基金,为人才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服务和资金支持,形成人才资本新业态。要建立国际人才港等专业孵化、加速基地,探索建立人才离岸中心。要定期举办国际人才论坛,交流人才队伍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打好引才聚才用才的文化牌。

        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粤港澳大湾区要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让各类人才在这里各尽其用、各展其才。

        (作者:陈存根,系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原副书记、中国人才科学研究院院长)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