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6月01日 星期六

    千里盐碱地上“赶不走”的专家

    作者:本报记者 陈鹏 《光明日报》( 2019年06月01日 02版)

        【蹲点在曲周】  

        开栏的话 中国农业大学和河北省曲周县,相距400多公里,因1973年一场轰轰烈烈的改土治碱而结缘。46年来,从治理盐碱、农业综合开发到绿色发展,曲周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农大人的脚印,他们以岁月写就“责任、奉献、科学、为民”的“曲周精神”。2019年1月起,本报记者四次前往曲周蹲点采访,探寻他们的身影。今起,本报开辟《蹲点在曲周》专栏,讲述一所高校、一个地方、一群人的难忘故事。

        从老永定门火车站上车,坐一夜卧铺抵达河北邯郸,再等吉普车接到曲周县……两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石元春,总是能够回忆起这条走过数不清次数的曲折路途。

        1973年,原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6名教师,遵照周恩来总理指示来到河北省曲周县,拉开了黄淮海地区科学改土治碱的序幕。

        曲周县位于河北省最南端,地处旱涝盐碱多发的黑龙港流域,是典型的浅层咸水型盐渍化低产地区。历史上,曲周就是有名的“老碱窝”,“曲邑北乡一带,咸碱浮卤,几成废壤,民间赋税无出或籍谋升斗”。

        曾在新疆从事治碱研究的石元春,第一次来到曲周时惊讶地发现,“这里的盐碱比大西北的戈壁滩还要严重”。

        当时,曲周县委原本是想选择一个盐碱程度低、离县城近、方便照顾北京专家的地方,“好治,容易有交代”。但是经过几番争论,治碱小组还是决定从“老盐碱窝”张庄开始。

        “几乎是蹚着水进去的。”石元春回忆。当时的内涝几乎淹掉了全部的秋苗。

        如今,在张庄村治碱遗址旁,一排土坯房已经略显破败,但是依稀可见的是房前半层深渠。当时,农大老师就是在这里观察当地地表的水盐运动情况。经过数据分析,他们发现黄淮海平原春旱夏涝,只有灌排结合,才能遏制盐碱化。他们随后提出“盐随水来,盐随水走”的方案。

        一切准备就绪,但张庄的施工队却迟迟没有动静。

        张庄村党支书赵文将石元春拽到一边,直截了当地问:“你们到底啥时候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数不清的工作组来过曲周治碱,20多年过去了,人走了,可盐碱还在。

        石元春的回答坚定有力:“治不好盐碱,我们就不走了。”有了老师们的保证,村民们就和农大老师们一起,全身心投入治碱工程。男女老少推车、挑担子,测水测土、画线平地、挖沟打井……

        现年90岁的张庄村村民赵化,见证了“农大教授们”治碱全过程。聊起46年前的事情,赵化情绪依然激动:“当时,全村男女老少都上了工,义务干,农大老师指哪,我们就打哪”。

        在曲周人心中,农大已经成为“科学”的代名词。随后,以王庄为中心建设第二代试验区,曲周北部23万亩“拉腿田”也陆续参与试验。

        《曲周县志》记载,治理前,全县粮食最高总产3.47万吨,单产363斤,全县群众每年平均要吃掉国家230多万斤返销粮,而1987年总产达6.76万吨,每亩单产732斤,分别约增长一倍,不仅自给自足,还给国家交粮数十万斤。

        黄淮海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也是重要的农业区和中低产田地区。1988年,根据曲周经验,北京农业大学推动黄淮海平原盐碱综合治理,一举扭转了南粮北运的历史。1993年,“黄淮海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的研究与开发”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被誉为农业领域的“两弹一星”。

        (本报记者 陈鹏)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