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5月25日 星期六

    繁华不只为追忆:

    续写千年大运河的精彩故事

    作者:本报记者 陈晨 《光明日报》( 2019年05月25日 05版)

        江苏省淮安市,京杭大运河和里运河交汇处的水上立交工程处河面航运繁忙。贺敬华摄/光明图片

        江苏宿迁宿豫区大运河风光。朱瑞摄/光明图片

        浙东运河绍兴段八字桥下两岸风景。本报记者陈晨摄/光明图片

        民间艺人在大运河沿岸表演鼓塔舞狮。孙中喆摄/光明图片

        【文创视域】

     

        在我国,有这样一个蜿蜒千里的工程:它的修建开通改变了我国古代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状况;它见证了无数个时代的更迭,记录着历史的兴衰;它纵贯南北、沟通东西、贯穿古今,已走过千年悠悠岁月。

     

        它的名字,叫大运河。

     

        如今,古老的大运河流淌进新时代,也迎来新机遇。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繁华不只为追忆,大运河这本厚重耐读的书卷要如何续写文创故事?其文化之水、生态之水如何长流不息?

     

    “活”的文化遗产流淌着千年文明

     

        历史:

     

        大运河,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构成,跨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省(市),连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近3200公里,开凿至今已有2500多年,是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记录和传承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

     

        肇始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代、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大运河厚重的历史,决定了它独特的文化基因。大运河连接起南方与北方,除了灌溉农田、便利水运,运河边码头、城镇、集市、商铺、手工作坊逐渐兴起,沿岸的盐业、茶业、丝织业等蓬勃发展,贸易往来日益增多,文化、思想、观念、艺术等领域的交流也不断延伸扩展,滋养了沿线城市和百姓。

     

        “大运河是中国历史一个不能绕开的话题,也是当今仍然需要重视的古代水利工程。”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谭徐明教授直言,“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一条运河能够像大运河承载如此多的历史文化,经历沧海桑田的巨大演变,以及区域内如此密集富有创造力的古代水利工程。从水利文化的角度来看,大运河集中了水利工程所有类型,17世纪前我们的水利规划、水工建筑、水利工程管理一直是领先世界的,水利规划的科学技术成就至今也是少有超越的。”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院长、研究员张廷皓指出,大运河是水路交通大动脉,是古代漕运经济制度的见证,具有突出的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从保存形式看,山东济宁以南1000多公里的在用河道依然是我国的黄金水道,年运量达五亿吨。与世界各国运河80%以上均已废弃或改作其他用途相比,大运河开凿时间如此久远,还能保留如此长度的通航功能非常罕见。因此,大运河是一个‘活’的文化遗产。”张廷皓强调。

     

        《规划纲要》编制起草小组副组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吴晓华也认为,大运河是活化的历史文化遗产。“它贯穿古今、连通南北、跨越江河,承载了沿线地区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迁,是文化带。沿线水工遗存、运河故道、名城古镇等物质文化遗产众多,水利文化、漕运文化、船舶文化、商事文化、饮食文化等文化形态多样,京津、燕赵、齐鲁、中原、淮扬、吴越等地域文化独特,各种文化经过千年历史叠加和空间辐射互融,形成了大运河独具特色的文化价值、精神内涵和基因表达,并被沿线地区深刻记忆和传承。”吴晓华表示。

     

    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正当时

     

        现状:

     

        大运河沿线文化资源遗产极其丰富,仅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河道27段总长度就达1011公里,沿线拥有23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运河功能仍在持续发挥,区域发展水平较高。但长期以来,大运河也面临着遗产保护压力巨大、传承利用质量不高、资源环境形势严峻、生态空间挤占严重、合作机制亟待加强等突出问题和困难。

     

        一方面,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宝贵遗产迫在眉睫;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为借势借力打造大运河文化带提供了难得的时代契机。当古老的大运河与当下的时代产生际遇,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更显得意义重大。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指出,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加强大运河丰厚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挖掘和阐释,推动大运河文化与时代元素相结合,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将为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还有利于促进区域创新融合协调发展——打造大运河文化带,紧密结合国家重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统筹大运河相关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推进文化旅游和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以文化为引领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地社会和谐繁荣,将为新时代区域创新融合协调发展提供示范样板。有利于深化国内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强化大运河精神内涵,挖掘和弘扬时代价值,深化国际交流互鉴,再现大运河包容开放天然属性,将为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更好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供重要平台。有利于展示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打造大运河文化带,加强保护传承利用,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将为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重要支撑。”该负责人表示。

     

        在吴晓华看来,深入认识大运河的文化内涵是推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逻辑起点,通过解码2500多年的大运河文化基因,保护好大运河沿线物化的历史文化遗存,传承好与大运河相关的各类非物质遗产和传统习俗,弘扬好大运河文化精髓和价值理念,不断赋予大运河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是大运河持续焕发生机活力、展现中华文化永久魅力的重要根基。推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必将进一步激活大运河文化基因密码,为中华文化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共抓大保护,实现文旅融合发展

     

        案例:

     

        为打好大运河文化带的文化牌,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在保护历史遗存的基础上,强化文脉传承,探索李金镛故居、孙冶方纪念馆等大运河沿线名人纪念场馆保护利用新举措;做好以王羲之洗砚池、运河御码头为主要内容的惠山“运河八景”和玉祁礼社古村恢复建设工作,把沿线文化亮点连起来;利用洛社敦亲睦邻节、玉祁凤阜民俗节等民俗文化平台,做深做透凤羽龙、玉祁龙舞等省级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

     

        大运河文化应如何保护传承?惠山在实践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规划纲要》也从顶层设计上给出答案。《规划纲要》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河道水系治理管护、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城乡区域统筹协调、保护传承利用机制创新等6个方面提出重点任务,设计了文化遗产保护展示、河道水系资源条件改善、绿色生态廊道建设、文化旅游融合提升4项工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规划纲要》强调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

     

        “大运河文化带首先是活态的文化遗产带,必须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贯穿于文化带建设的全过程。”张廷皓说,比如细化并及时公布大运河遗产和关联资源的保护区划、建立和推行大运河文化遗产及周边环境风貌保护管控清单、禁止不符合保护传承要求的项目建设,从机制上保证大运河遗产本体、环境及地下遗存有效保护。

     

        “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落实好大运河河道水系治理和生态空间管控任务,推动大运河沿线地区共管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工作,特别是要严格控制对大运河沿线景观环境有负面影响的产业产能。在大运河沿线两岸谋划建设绿色生态廊道,维护好大运河沿线绿色风貌。同时,要加强大运河与长江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等的绿色关联。”吴晓华说。

     

        在共抓大保护的基础上,具备独特文旅资源的大运河如何将其今后的故事续写得更加精彩?

     

        “我们将优化运河沿线产业结构,促进文化与科技、信息、旅游、体育、金融等产业融合,实现‘产、城’加‘文、旅’高度融合发展,形成一批运河文化与惠山优秀传统文化交汇叠加的经典旅游线路。”无锡市惠山区区委书记李秋峰告诉记者。

     

        吴晓华指出,以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推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一是要完善道路交通、客运码头、游客服务等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不断满足人们多样化出行和优质化服务的需求。二是要优化运河旅游产品体系,打造具有运河特征的旅游线路,讲好中国大运河故事,不断满足人们对大运河旅游全景展示和体验的需求。三是要推动旅游与文化、农业、工业等相关领域融合发展,推动沿线地区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对文创产业而言,完整的产业链、丰富的原创性、体验的多元化越来越重要。”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表示,要充分挖掘大运河的传统文化价值与创新价值,增加旅游产品的独特性和丰富性,加快文化体验中心建设。

     

        “繁华不只为追忆,更应是今生的触手可及。”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指出,挖掘大运河文化遗产的魅力,要让运河“活”在生活之中,植入本地人的生活方式;还要让更多年轻人广泛参与,借助新颖的创意创新和技术应用,让运河更“青春”,更好地融入当代生活。

     

        (本报记者 陈晨)

     

    链接

     

    《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三大突出亮点

     

        一是突出以文化为引领推动有关地区协调发展,把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打造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推动大运河沿线区域实现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二是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以文化遗产、河道水系、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提出科学规划、突出保护,古为今用、强化传承,优化布局、合理利用的基本原则,推动形成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新模式。

     

        三是有效衔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紧密结合“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和河北雄安新区建设等战略实施,加快发展绿色航运,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生态、航运资源,发挥大运河连线织网、融汇交流的重要作用。  

     

        (陈晨整理)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