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论坛】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挑战十分严峻,前景更为光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我们认准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同时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成长最快的中等收入群体,预计未来10年将新增1.85亿城镇人口,有1.1亿市场主体,庞大的生产资料消费市场和生活资料消费市场……如此种种告诉我们,只要办好自己的事情、发挥已有的优势,“中国号”巨轮就有能力、有条件妥善应对各种风险挑战,驶向辽阔未来。
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投资增速持续回升,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1871亿元,同比增长6.3%,消费“主引擎”动力强劲,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3%,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5.1%。不仅如此,外贸稳定发展,货物进出口总额达7.01万亿元,同比增长3.7%。这些数据充分印证了“中国经济发展健康稳定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没有改变,长期稳中向好的总体势头没有改变”。特别是在外贸领域,尽管国际环境复杂、经贸摩擦扰动,但随着中国外贸市场多元化步伐加快,个别市场的波动对整体外贸发展的趋势影响有限。
当然,对中国来说,办好自己的事情最重要。我们有信心、有底气:国内消费需求持续释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增长新动力、形成先发新优势,财政和货币政策仍有充分空间。不过,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外部经济环境总体趋紧,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内经济存在下行压力,一些领域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握好国内经济发展的“稳”与外部环境的“变”的关系,解决好已经存在的结构性、体制性问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扎实行动应对风险挑战。
要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精准预调微调,努力实现最优政策组合和最大整体效果。此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只有保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的态度,才能牢固树立信心、妥善应对挑战。这包括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便捷高效、稳定透明、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降低民间投资准入门槛,不断推动消费供给升级,促进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
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敞开大门谋求共赢发展,坚定不移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增强加快自主创新的紧迫感危机感,尽快扭转核心技术“卡脖子”的被动局面。
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到《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 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政策密集出台,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对国内消费潜力的有力释放,已经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与扩大国内市场相辅相成,我国正积极布局国家物流枢纽,提供高效率、低成本、大运量的物流服务。这是指向痛点的精准举措:尽管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比率连续多年下降,2018年为14.8%,但相比于主要发达国家8%到9%的水平、新兴经济体11%到13%的水平,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这也是释放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举措之一。
可以肯定的是,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以坚定不移的态度推进改革开放,做到理性、从容,依靠经济领域深厚实力、巨大潜力来持续扩大“朋友圈”,是中国当前应对风险和挑战的最好实践路径。
“我们应该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实现共同发展繁荣。”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为世界的未来规划蓝图。今天,中国的贸易伙伴遍天下,我们必须要进一步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旗帜鲜明地反对保护主义。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而且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得到世界广泛欢迎。目前,已有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对中国营商环境表示认可,这就是时代大势、历史潮流方向的明证。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越接近目标,环境越艰险、道路越难行,越要求我们保持战略定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
(作者:周湘智,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湖南省社科院智库办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