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走笔】
现代战争看起来眼花缭乱,其背后必有其规律可循。要想打赢战争,就要从理论上正确认识战争规律,把现代战争制胜机理搞透。我军缺少现代战争实践,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加强对外军现代战争的经典战例研究,是我们把握当前战争制胜规律、洞察未来战争发展趋势、找准自身存在差距、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全面提高打赢能力的必由之路。
英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认为,和平时期,军队即使进行最严格的训练,也总是“理论性”多于“实践性”。因为军人不可能随心所欲地进入战争状态,其直接经验极其有限。研究战例既是和平时期弥补直接经验不足的重要方式,又是提高军事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经典战例不是个人经验,而是许许多多在各种条件下军事对抗活动的经验汇总。指挥员深入研究几十乃至上百个典型战例,眼界就会开阔,思考问题的参照系就会增多,这些存在于潜意识里的知识储备,一旦遇到现实问题的激发,就可能在电光石火间非逻辑地链接融合,实现信息跃迁,为我们提供超凡的想象力和精准的判断力,这对提升谋划的思维层次、锤炼指挥的实践能力都大有裨益。拿破仑曾深入研究亚历山大、汉尼拔、恺撒、古斯塔夫等名将的83次远征,而后强调:“根据这些历史来进行自己的思考,是成为伟大统帅和揭开军事学术之谜的唯一手段。”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近年来,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群,正在推进战争形态由机械化、信息化向智能化演变。现代战争逐步进入无人系统自主对抗、侦控打评秒杀立决的时代,一线作战“无人、无形、无声”的特征日益凸显。战场态势自主感知、作战设计自主交互、作战任务自主规划、作战行动自主响应、作战协同自主联动、作战效能精巧释放、作战效果自主评估、作战状态适时转换。2014年乌克兰危机,俄罗斯采取多种战略欺骗与威慑措施,利用各种信息手段展开大规模的心理战、舆论战、法律战,快速前出隐秘部署特战部队,牢牢把握主动,摆出不惜一战的架势,最终兵不血刃收回克里米亚。2015年底,俄罗斯机器人部队成建制投入叙利亚战场,配合叙利亚政府军强攻伊斯兰极端势力控制的754.5高地,以轻伤4人的代价毙敌77名,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战果,外媒惊呼“俄‘终结者’军团现身叙利亚战场”。眼光决定选择,尤其在大变革的时代,看不清未来趋势,则极易投错今天的棋子。研究战例过程中,我们既要研究传统战争的经验积淀,更要注意研究现代战争的时代特征,突出最新的战争实践,在全世界范围内梳理信息化、智能化战争的发展脉络,总结其一般和特殊规律,以指导我们的军事斗争准备。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研究经典战例,不仅能加深对战争的感性认识,也有助于在借鉴他人经验教训的同时探索我们的新理论新战法。因此,除了传统的静态研究外,我们还应对经典战例的全过程展开动态研究,如分析作战方针、计划的形成和提出背景,学会用现在的视角看待过去的成败得失,从当前的经验教训中思考未来的制胜途径。具体应加强“三项研究”:一是开放式复盘推演,研究外军是怎么打的。通过对战例进行还原、解析和复盘,分析对抗双方的作战指导、力量运用、指挥决策等关键环节,找出制胜的关键因素,最大限度地挖掘蕴含在这些“纯金属颗粒”中的宝贵财富。二是想定式矛盾解析,研究当前我军是怎么打的。重点在于对照反思,以敌为师、以敌为鉴,解决我们军事理论和战法研究与高层决策脱节、与基层部队脱节、与潜在对手脱节的现实问题。三是前瞻式战争设计,研究未来我军该如何打。高度关注最新科技发展,着眼新的战争需求,把握对手新的战略利益敏感点,用最新的视角审视最新的战例,结合现有条件创新符合我军实际的新理论新战法。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部人类战争史就是一部创新与变革的思维对决演绎史。借因所需,鉴为所用,要想在未来战争中赢得胜利,必须在滚滚向前的时代洪流中善取它山之石,践行自主创新,在理解“世界性”中创造出“中国式”。
(作者:史飞,系陆军指挥学院教研保障中心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