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论坛】
编者按:
当冰冷机械的机器人与情感丰沛的诗歌碰撞,产生的不仅是“薇薇”“小冰”这样的机器诗人,还有更多关于机器写诗的思考。4月13日,本报与国际儒学联合会、贵阳孔学堂联合举办“李白很生气,人工智能会写诗?”春季论辩大会,邀请专家学者共同探究人工智能写诗的喜与忧。这也是自2015年以来,孔学堂“四季论辩”的第17场。
人工智能正在全人类生活的各方面频繁登场:上海洋山港已实现机器人装卸;初级法律文书、部分新闻稿、论文写作的机器人代劳已经实现;IBM开发的肿瘤专家机器人,考过了美国执业医师资格……有人预言,未来20年,机器人将废掉70%的工作:小说家、医生、律师、会计、建筑师、新闻编辑、同声翻译、教练……
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活,正在被人工智能接手。机器诗人小冰早已出版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九歌、稻香老农等作诗机已经得到承认与实战应用。“谷臻小简”,一个能以闪电般速度读完几百万字并理解情绪的人工智能文学编辑,已经年年提交重要的AI阅读榜。小说家已经与机器写手展开深度学习的合作,陈楸帆与AI合写的短篇小说《恐惧机器》已经发表。
我们这里关心的问题如下:
一是文学的学习问题。文学家需要学习,但文学家的大脑远不及机器人的“大脑”。机器人可以轻易贮存数千万条诗歌、意象、语汇,以及无数优秀剧本的复杂结构及小说的叙事模式与情绪节奏,然后根据一定的算法,或脱胎换骨,或点铁成金。机器人深度学习能力是人类的百倍速,国棋可做到“左右手对弈”、三天490万局、自行纠错升级。文学的学习方式会发生重大改变。
二是文学的写作问题。中国诗歌是高度技艺化、文体化的艺术。诗体、诗格、格律、意象、类型、题材、风格、语言模式等,都有套路可寻。换言之,客观决定的因素占据相当重的位置。如果根据大数据及其变量,同时根据它的自行参悟,从逻辑上说,在风格变化上,不难超过人类。想象再来一番同题写作,如“登慈恩寺大雁塔”或“早朝大明宫”“前后出塞”,机器人不一定写不过杜甫、岑参、王维。风格体系、创作技艺、评价标准等,也将有极大的改变。有人认为文学是创作,标准是会变化的。但是,且不谈机器人能否终将有奇思妙想的创作,首先不能不承认文学也是“制作”,是工艺活,有大量手艺的元素,因而技术上高难度的创作,机器人有优势。又有人认为机器人只会被动接受已有的标准。但是想一想“万花筒”就不难明白,一旦可用于变量的题材与手法成几十倍增加,机器人突破陈规陋习、自立新的标准,就完全不成问题。
三是文学的阅读问题。机器人分析力强,联想力强,辨伪力强,文学分析细读训练渐渐成为不必要,那么人的文学素养如何取得?
四是文学的私密性。万物联网建成,每时每刻,每事每声,每一个表情和动作,无不被终端记录,上传入云,一切联接,一切存贮,一个零私密的世界,哪有今天诗歌注释家辛苦发现的今典?
五是人机共存。就算机器不能完全替代人,而人机融合,机器助力于诗人,岂非如虎添翼?然而如何认定一个诗人的优秀与否?人机如何共处?人的位置在哪里?如何理解甚至参与创造机器人的写作新伦理?机器人是否最终取代人类写作?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机器人的好处与可怕究竟在哪里?
为什么要辩论机器人写诗?不是猎奇,因为早已没有什么新鲜感了;也不是辩论,人工智能会写诗,已经是事实了。只是写得好不好是另一回事。其实写得好不好不需要辩论,因为肯定没有真正的诗人写得好,但得承认它会不断学习进步。那么,我们关心的真正问题是,人工智能写诗这件事,将来或正在到来的一系列社会后果是什么?譬如:
机器人写诗将来不一定会超过一流大诗人,但无疑会超过大部分诗人。诗人这个身份会不会消失?诗歌乃至文学的价值会不会改变?
人工智能无疑比人写得快。山水诗、饯别诗、饮宴诗、咏古诗、题画诗等快诗的出现,会不会改变某些重要关系,如人与艺术品的关系,人与山水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
人机融合将成为一大趋势,人机关系会不会颠倒,机器来宰制人的意识?
我们的题目是:《李白很生气,人工智能会写诗?》也许,题目应该改为《人工智能会写诗,祸兮?福兮?》。
我们不是向大家告知人工智能正在进入文学这一事实,而是为了引发更深入的科技与人文的思考,关心文化与思想的生态。将来与现在,哪些重要的变化正在到来,而面临这些挑战,我们应该早做准备。
(作者:胡晓明,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