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5月08日 星期三

    宁波:从红帮裁缝到服装名城

    作者:本报记者 曾毅 《光明日报》( 2019年05月08日 01版)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雅戈尔集团。站在三D量体机前,10秒钟前衣长、后衣长、领围、胸围等23个指标完整地展现在屏幕上。

        慈星股份有限公司。一线成型电脑横机转起来,一根纱线进去,不到一个小时,一件衣服就完整地出来了。

        曾经凭着一把剪刀、一把尺子,创造出中国第一套西装、第一套中山装、第一家西服店、第一家西服工艺学校、第一部西服理论专著的宁波,正在以全新的叙事方式书写服装业的时代篇章。

    传匠心:超时空的主题对话

        宁波市服装协会专业定制委员会主任姚玉莲很喜欢讲述这个故事:清代的钱泳在《履园丛话》里记录了一个宁波裁缝,在裁衣时问性情、年纪、状貌、何年得科第,却独独不问尺寸。“少年科第的人性傲,胸必挺,需前长而后短;老年科第者心慵,背必伛,需前短而后长。性子急的人衣服宜短、性子慢的人衣服宜长。”

        宁波人就是以这样的匠心占据了近现代中国服装史的主体。

        “红帮裁缝发轫于清末民初。宁波是最早与国外通商的口岸城市之一,不少裁缝开始为外国人裁制服装。因为习惯于将外国人称为红毛人,红帮裁缝之名由此而来,并形成了‘四个功’、‘九个势’和‘十六字标准’的理论体系。凭借诚信、服务与手艺,红帮裁缝在上海滩成为20世纪上半叶最为耀眼的服装制作群体,并由此走向世界。”宁波服装博物馆李本侹介绍。

        83岁的唐正麟将红帮精神归结为“爱国、敬业、创新”。1984年,他担任甬港服装厂厂长,用60万美元从德国购买了宁波第一条进口服装生产线,创造出了“杉杉”男装。后来,甬港服装厂改名为杉杉集团。

        王明芳的知名服饰店里,一面墙都是红帮裁缝的历史。他祖上几代都从艺于王氏红帮。“1904年,奉化王溆浦村的王睿谟应徐锡麟所邀,经过三天三夜赶制,为其定制了中国第一件西装。”王明芳说他的血液里充满了红帮裁缝的基因。他11年前开始专心高级定制:“这是一种寂寞的事业,这个行业需要匠人精神。”

        戚柏军是红帮裁缝的第七代传人:“衣服,是你的形象代言、你的第二张脸,也是你的精神画像。”他的店里放着地球仪,“订单从哪里来,我们就要研究那里的气候特征、水汽含量。”100多道工序、10000多个针脚的手工缝制,他的高级定制涵盖了“望闻问切”。

        在现代化大企业,匠心依旧是“传家宝”。从盛家村服装厂到罗蒙集团股份公司,从19岁做到59岁,从普通女工到技术“教头”,沈水飞一做就是40年,每一批新入厂的工人都是她培训的:“讲技术,更讲坚持。我们公司还有两百多个像我这样40年一直在厂里做的,我家6姐妹里就有5个。”

    新动能:重组的“服装朋友圈”

        站在改革浪潮前沿的宁波创造了服装业的一个又一个高点。雅戈尔从两万元起步到全球化布局,从小作坊走向千亿级“服装王国”;罗蒙创造了中国服装界15项第一,每年以100万套的定制服装成为行业的隐形冠军;杉杉成为中国服装业第一家上市公司;洛兹、太平鸟、培罗成等品牌形成了宁波男装第二集团军。本世纪初,宁波已经成为中国服装的最大制造基地和出口城市。

        “经历了资本积累和规模扩张的工业化初、中期,宁波纺织服装产业开始全面进入质量提升阶段。”宁波市经信局副局长方巍介绍,如今宁波有近8万家服装企业,去年纺织服装业总产值1108.4亿元,比上年增长7.9%,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29%。

        去年10月,雅戈尔举办了“汉麻世家未来生活发布会”。汉麻以全新形象走入公众视野。这是雅戈尔经过10余年的技术研发,成功实现麻纤维棉性化,开发出没有麻制品的粗硬感和刺痒感、却有着类似于棉的纤维长度和柔软触感的麻织品。如今,汉麻应用已经涵盖了服装服饰、家居生活两大系列产品。

        “在设计与工艺上拼命”,罗蒙董事长盛静生说,罗蒙聘请欧洲顶尖设计师担任品牌总设计师,在上海设立现代服饰设计研究所、在韩国设立女装开发工作室,形成高档次、高品位的设计网络链。

        在博洋集团董事长戎巨川看来,博洋已经超越了纺织服装,成为一个平台型企业、创造型企业。2015年,他们把5000平方米的老织布车间改造成创客空间,成为宁波首家民营全资创办的特色创业基地。现在已经入住的纺织服装及相关企业有63家,并成功孵化9个服装品牌,其中7个零售额过亿元。

        雅楚服饰走的则是继承、反转与国际化的新路。董事长周辉明海外留学时在加拿大成立公司,回国内建厂,再到国外收购、自创品牌。他组建了中西合璧的设计团队,签下了世界顶级裁缝、82岁的意大利人弗朗西斯科做顾问。

        霓裳蝶变。宁波服装业的繁华催生出了一个节会——宁波国际服装节。从1997年开始,已经举办了22届。宁波华博会议展览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杰说,服装节已从当初单一的市民文化活动,演变为行业盛会。“依托产业、服务产业、提升产业”,新兴功能助力宁波服装产业的理念得以实现。现在的服装节上,服装的上中下游产业都有,规模已经是首届的7倍。

    智未来:传统服装的时代飞翼

        只有30年历史的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了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是“支持工业互联网的全电脑针织横机装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慈星拥有118项发明专利,他们将产业链延伸至工业机器人领域,定位于“掌握核心技术的系统集成商”,为寻求转型升级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提供一揽子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制造方案。一线成型的针织横机就是这样发明的。慈星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李立军介绍,他们还推出了360度体型扫描机,即使远隔重洋,设计师只要依照这个模型,便能轻松地为顾客定制服装。

        去年5月,雅戈尔投资1.6亿元打造的智能制造工厂投产,可实现年产西装15万套。智能车间里,已经完成了上道工序的衣料,随着吊挂流水线在车间上空里飞来飞去。“从第一道工序到最后一道工序,衣服做到不落地。”雅戈尔智能制造总指挥徐士利说,如今,这里已经实现一件成品的制作从15天缩减到5天、高级定制的生产从7天缩减到5天、批量订单生产从45天缩短到32天、工位在制品从20件缩减到10件。

        唐狮、果壳、德玛纳,是以家纺起家的博洋家纺集团有限公司的网红服装产品。每一个成功,都是集团品牌裂变、满足不同的需求战略的具体实践。

        技术进步和消费升级正推动着服装大规模个性化的新定制时代的到来,这是“互联网+定制”的新蓝海。“智未来,是服装产业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周辉明说。

        (本报记者 曾毅)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