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可以说是一部“现象级”的开年大剧。随着它的热播,原生家庭、养老等话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在当下的电视荧屏上,家庭生活题材屡见不鲜,《都挺好》何以脱颖而出?首先是因为它具有话题性和颠覆性。
《都挺好》不是重大主题、宏大叙事的作品,也没有太过复杂的剧情和庞杂的人物谱系,但它如同一个显微镜,犀利地瞄准了社会最小最核心的细胞——家庭;也像一把解剖刀,精准地撕裂了家庭生活那层温情脉脉的外衣,呈现出有些残忍冷酷的现实。
它讲述了一个表面看上去典型而体面的中国城市家庭,在光鲜的外表下隐藏的种种不堪,将家庭中讳莫如深、千疮百孔的伤疤暴露出来。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中国人讲:“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然而,为何不幸,为何难念,在荧屏上少有如此这般真实的呈现。
之前影视剧表现家庭生活,虽然也免不了一地鸡毛,但更多的是讲述婚姻爱情、婆媳关系、子女教育、代际矛盾等。《都挺好》没有停留在这些“婆婆妈妈”上,而是另辟蹊径进行了一次大胆尝试——直面原生家庭的“痛点”并做出艺术性地表达与分析,这在之前的影视作品中是罕见的。因此,从题材上来讲,它具有颠覆性,也是一种创新与突破,为深入剖析当代中国家庭关系找到了新的切入点。
在《欢乐颂》播出时,剧中人物樊胜美的遭遇就曾引发观众对于原生家庭的讨论。《都挺好》抓住这一社会性话题,展开了更为深入的探讨,通过以苏家人为核心的不同人物、不同个性,深层次揭示出原生家庭给个人成长带来的影响。
与以往家庭伦理剧不同,《都挺好》受众广泛,吸引了广大年轻群体并唤起共鸣。我们总是习惯性地认为家是温情的港湾,但对一部分人来说,家也是童年的梦魇,是想逃离的桎梏,是一辈子挥不去的阴影、挣不脱的羁绊。很多网友说,“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回想到过去”……由此可以看出,这部剧提供的不仅仅是一种对于现实生活的审视与反思,对于特定观众来说,也是一种回望成长、自我疗愈、宣泄情感的渠道。此外,剧中还涉及了养老、啃老、老年人遭遇经济诈骗、黄昏恋等诸多社会问题。值得肯定的是,《都挺好》没有仅仅停留在揭示的层面,也试图做出回应与解答。
其次,这部剧塑造了丰满的人物群像。由倪大红饰演的苏父这一角色,是对父亲形象的重新建构,超出了传统认知;姚晨饰演的女主人公苏明玉,也不同于以往的职场女强人,她缺少爱却渴望爱,并最终能够给予爱。还有苏明哲、苏明成、苏母、吴非、朱丽、石天冬、老蒙、小蒙等若干角色的扮演者,都凭借可圈可点的表演,塑造了新时代影视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展现了人性软弱又坚韧、自私又温暖的复杂性。
当然,这部剧也留下了一些遗憾。比如它颇受争议的结局,在一个极度重男轻女的家庭环境中艰难成长并成功独立的苏明玉,最后选择了回家;对苏家父子人性弱点的戏剧化放大,以及主要女性形象的过于完美等,都受到了一些质疑。剧中展示出家庭的好,最终是建立在女性的难之上,这种表现是现实的,但对于女性如何平衡家庭与自我的关系,我们也期待新时代的荧屏上有更丰富多样的表达。
无论如何,一部全民共情的电视剧,已经取得了成功。它把准了时下的社会脉搏,也再次印证了新时代留给现实题材的空间无比广阔。《都挺好》对当下电视剧创作具有启示意义:只有与时代同频共振,与观众同声相应,才能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作者:史竞男,系新华社国内部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