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5月08日 星期三

    革命圣地延安告别绝对贫困

    作者:本报记者 张哲浩 马荣瑞 肖人夫 《光明日报》( 2019年05月08日 01版)

        图为陕西省延安市市区。新华社记者 刘潇摄

        5月7日,陕西省政府宣布延安市所属延川、宜川两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革命圣地延安告别绝对贫困,226万老区儿女迈步奔向全面小康。

    抓好党建促脱贫

        “我们南窑394户人家里有24个党员,村三委班子成员都是党员!”4月26日,在延安市宜川县丹州街道办南窑社区,村支部书记陈梓华骄傲的告诉记者。窗外,16层的村民安居楼已经封顶竣工。

        南窑地处宜川县城乡接合部,人均耕地不足5分,主导产业不具规模,要脱贫摘帽,出路何在?村三委班子决定“走出去”:承包其他村组土地发展种植养殖,利用区位优势发展餐饮、家政服务业,流转整合仅存的280亩土地发展现代农业物流配送……

        一个好班子决定一个好思路,2016年12月,由村集体控股的南窑扶康有限责任公司注册成立,全村35户贫困户以财政扶贫资金入股注资,年底保本分红4500元。2018年,村集体经营收入达23万元。

        南窑村“支部+企业+农户+入股分红”扶贫模式是延安市打赢脱贫攻坚的一个生动案例。在延安,由当地党支部牵头主导,144家涉农企业和4463家合作社助力贫困户增收脱贫。洛川县洛阳村、安塞区南沟村、黄龙县马场村……48个抓党建促脱贫示范基地已见实效,全市1784个村七成拥有集体经济。

        在南窑村,为打赢脱贫攻坚,村干部们纷纷转型:驻村第一书记程用斌积极调研谋划,是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引路人,村支部书记陈梓华成了产业发展的操盘手,村委会主任赵同民义务兼职技术员,成了矮化苹果种植的土专家。

        在延安,1784名优秀干部被选派到村担任第一书记,3.74万名干部驻村联户扶贫,1690名致富带头人、外出返乡者和大学生充实到村干部岗位。如今的延安,行政村村村派驻第一书记,贫困村村村有驻村工作队,贫困户户户有帮扶责任人。

        “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理念,延安市充分发挥党建工作抓班子、带队伍、管思想、促作风的优势,推进了基层党建和精准扶贫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延安市委组织部远程中心主任高青山说。

    实事求是是脱贫攻坚的制胜法宝

        4月25日中午,记者来到延川县文安驿工业园施工现场。尽管烈日当空,工地上依然干劲十足:焊接声、机械操作声、车辆轰鸣声,声声入耳。

        在园区里,记者看到,由台湾见龙集团投资1亿美元建成的延川壬庚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EPS项目基础框架已基本建成。延川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贺延雄告诉记者,再过两周,项目基础建设就能封顶,今年十月底,厂区就能运行投产。

        “延川县有三条高速公路过境,交通方便,距离西安、太原、银川、包头等城市等距离,区位优势明显,厂区建设又靠近工业原料地,成本低……”施工现场,贺延雄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算起了“经济账”,在他身后的文安驿工业园则托举起革命老区延展工业链条、向高端能化转型发展的雄心!

        作为陕西省专业特色示范工业集中区,文安驿工业园158公顷的规划土地上已为装备制造、新型材料、清洁能源等21户入驻企业发展铺平道路;作为陕北高端能源化工及延安综合能源重点承载园区,以文安驿工业园区为核心,永坪、马家河、贾家坪工业园区相烘托的“一区四园”发展格局正在老区延安孕育成形。

        宜工则工,宜农则农,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是延安脱贫攻坚的制胜法宝。作为世界苹果优生区,全中国每九个苹果就有一个产自延安,林果业已成为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支柱。

        在宜川县云岩镇阁楼社区,依托沿黄公路旅游景观带建设的井家观光苹果采摘园一片葱郁,枝丫已开始挂果,果园内捕虫器、防雹网已开始布设。这一切,41岁的贫困户张延雷看在眼里,喜上心头;“只要不出大冻害,今年四亩果子收入六七万元没大问题!”

        在子长县杨家园则镇蜜蜂峪村,第一书记高如杰坚持“长短产业”相结合,通过发展劳务产业、养殖牛、猪、鸡与种植小杂粮等农作物,让蜜蜂峪在一年前就成功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截至2017年,延安苹果面积达到366万亩,产业综合收入达到200多亿元。而今,延安全市落实帮扶项目3023个,帮扶资金5.96亿元,一批提质量、促转型、接地气、能致富的产业项目如雨后春笋般顺势崛起。

    智志双扶让老区焕发新光彩

        宽敞的校园、洁净的塑胶跑道、葱郁的树木、窑洞式样的开窗将教学楼装点得别具一格,走进位于延川县文安驿镇的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文安驿学校,仿佛置身于大学的校园。

        2017年,新落成的文安驿学校首次面向陕北招生750人。“老区学生在逻辑推理、计算、空间想象等基础能力方面还有很大进步空间,我们的任务是努力让每个学苗获得超过预期的成长!”清华附中文安驿学校副校长张少峰说。

        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清华附中文安驿学校还不忘将发达地区的教学经验带到老区:师徒结对、远程备课、本部培训、集中命题……清华附中的优质教师资源被充分利用起来,今年4月1日开始,20位来自陕北的中学校长来到文安驿学校进行跟岗培训。

        为了改善教育资源的区域不平衡状况,延安市秉承“走出去、请进来”的开放发展理念,先后与江苏省、北京市、上海市等教育发达地区开展教育合作交流。清华附中文安驿学校就是延川县依托名校优质资源,提升办学水平的一次有益尝试。

        为了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2017年以来,延安累计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55365人次。2012年以来,全市教育累计投入381.56亿元,年均财政性教育经费超过50亿元。

        基础教育点亮了老区孩子的未来,而职业培训则为老区困难群众带来生活新光彩。

        在安塞区冯家营民俗文化村腰鼓表演现场,有一名叫周志战的鼓手特别卖力。周志战是村子里的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文化学历低,父亲常年卧床,令他的生活雪上加霜。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迷上了腰鼓,在区人社局协调下,周志战到冯家营腰鼓文化村表演。如今,靠着打腰鼓,月收入达到了4000元。

        “咱人穷志不短,绝不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周志战说。

        安塞区立志扶贫艺术团至今已举办了8期腰鼓和民间艺术培训表演班,236名困难群众因此受益。该团先后赴北京、上海等8省市演出,为困难家庭创收132万元。

        “我们将安塞特色的文化产业作为培训的重点,让贫困劳动力掌握一项技能,实现自我脱贫!”安塞区人社局副局长白自忠告诉记者。

        截至去年12月底,延安通过组织贫困劳动力6071人开展汽车驾驶、果树栽种、大棚蔬菜、电子商务等多类培训。全市累计通过公益专岗、特设公益性岗位和一般公益性岗位,让8877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

        如今的延安,高端能化产业蓄势待发,林果农副产品享誉全国;黄帝陵、乾坤湾等人文自然景观驰名中外,陕北民歌、安塞腰鼓等黄土风情文化独具魅力;高铁、动车、航班日益通达;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接踵而来……行走在陕北的黄土高原,记者满眼生机,满心欢喜!

        “在延安精神的引领下,党的干部身体力行、艰苦奋斗,让革命老区提前脱贫摘帽。这一壮举充分证明了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与最大优势!”延安市委理论讲师团团长安振华说。“延安市委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徐新荣说。

        (本报记者 张哲浩 马荣瑞 肖人夫)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