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
“文章乃案头之山水,山水乃地上之文章。”北京世园会拉开了大幕,清代文学家张潮的这句话,给这次盛会做了一个文化的注脚。“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句”——在这场属于所有人的自然之美盛宴中,用心领会则必有所得。
“美即是真,真即是美,此乃你们在地球上所知的一切,亦是你们唯一需要知道的事物。”古往今来,数不尽的学者、诗人、艺术家都在不断地探究美、感受美、创造美,对于美的理解更是多种多样:有人认为,人与动物的不同在于能够欣赏“夜晚的天空、美丽的风景和优雅的音乐”,但这并非与生俱来,而是要依靠教化获得;有人认为,美对应的是快乐与效用,事物促发神经信号做出的动作是有益的,则它就是美的……如此种种,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思想者们对美有不同的解释,但普通人是怎么看的呢?
在教科书中通常认为,中国绘画艺术的巅峰在宋元,其特指山水画。从宗教人物、仕女牛马,到山水花鸟、自然风光,艺术作品呈现对象的变化也描绘出了历史发展的脉络。大自然作为被享受和欣赏的客体,对其热爱、描绘和追求越来越成为人们对美好生活与天人合一的心灵追求。
在徐霞客笔下,中国的江河山川壮美景色让人惊叹不已,这位明朝的“文艺青年”只是简单地体会着旅行的乐趣,在对山山水水美的体验中忘其身之所在。徜徉于苏州园林的曲径之中,流连于杭州西湖的山水之间,漫步于欧陆英伦花海庭园之间……我们会深深地意识到:美是人类的一种共通的体验。虽然,古今沧桑、五洲异趣,但绿色和美丽的家园始终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追求。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今天的我们,践行绿色生活,装扮美丽家园,倡导生态文明,每个人都心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体会与所有人一同保护这个美丽又脆弱的共同家园的情怀;绿色生活,美丽家园,生活在一个美的城市、美的环境,让园艺融入生活,让心灵感悟自然——2019北京世园会,展示的不仅是自然之美,更是人文之美、生活之美,它们共同绘就建设美丽中国的画卷,展示人类对美好家园的共同愿景。
(本报记者 赵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