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三轮、几只大桶,音乐响起,便是“信号”。此时,嬉闹的孩童纷纷跑回家报信儿:收垃圾的来了!毛庄村开始了新的一天。
毛庄村为河南省新乡县下辖村,有400余户、2000余口人。三年前,村里垃圾遍地、蚊蝇乱舞,生活环境脏乱差。
怎么办?村党支部书记张新岭带领村干部动脑子,想办法。村委会邀请环保专家、老师到村里讲课,为村民宣讲垃圾分类处理等知识,在村内显眼位置安装垃圾分类宣传板,并为每户村民送去一份“环保告知书”、一张垃圾分类知识挂历和两个垃圾分类桶。今年年初,毛庄村垃圾分类“工程”正式启动。
村民朱新梅告诉记者,现在村民都养成了垃圾不乱扔、有意分类的习惯,她家的垃圾基本分成5类,放在专门的袋子里,等待义工来收。
路艳丽是义工中的一员,和她一起的,还有10余名村民。每天,他们将村民分类好的垃圾进行回收,然后运到村头垃圾处理站,进行干湿分离、专业处理,果皮、菜帮等可回收的做成环保酵素,塑料、废电池等不可回收的分离出来后,等待专业的环保公司回收处理。
张新岭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天2000余斤的垃圾回收量,97%的能做成环保酵素、肥料,再次利用。村里还整理出20亩酵素实验基地,完全不用农药和化肥,生产出来的无公害蔬菜,售价是普通蔬菜的3倍,一旦技术成熟,将在全村和周边农村推广。
如今,全村统一的旱厕改造正在施工中,“美丽乡村”建设步入实质性阶段。“做酵素,真是好,废物利用变成宝……”看到村里的变化,77岁的大娘李纯兰编了段顺口溜。现在,更多的村民志愿加入义工队伍,帮助回收垃圾,分类处理。
(本报记者 崔志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