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广领域扩大外资市场准入。”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提出,中国将采取一系列重大改革开放举措,加强制度性、结构性安排,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我们要正确认识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意义,把党中央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部署落实到位。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顺应历史潮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经济增速远高于世界经济年均增长速度,不仅取得了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的成就,还实现了现行联合国标准下的7亿多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不仅如此,中国不断调整自身与世界的关系,致力于以大国的责任担当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的构建和完善,适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一系列成功实践总结出的经验,意味着唯有在更高水平、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进对外开放,世界才能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
“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当前,逆全球化思潮抬头,部分国家秉持“零和博弈”思维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等破坏现有国际规则、国际秩序的政策,严重阻碍全球经济复苏、破坏国际产业链条、割裂世界统一市场,这种短视行为让人类失去了解决全球性问题的能力,危害全球可持续发展。“公平竞争能够提高效率、带来繁荣。”审时度势,习近平主席向世界郑重表示,中国将通过继续大幅缩减负面清单、在更多领域允许外资控股或独资经营、确保严格实施《外商投资法》等举措,推动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对历史发展脉络有着深刻洞察、对经济学内在逻辑有准确认识,才会树立在更广领域扩大外资市场准入的信心。当前,中国已经具备扩大开放的基本条件。40年时间,我国初步建立起现代化的市场经济机制,依托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市场主体长期参与国际分工,能够适应扩大开放带来的更激烈的市场化竞争。其次,扩大开放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水平全方位提升。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中,加大吸引外商投资,不仅意味着资金的流入,更多的还有先进技术、科学管理理念等“软件”的引进,并可以在竞争中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加快“僵尸企业”和过剩产能出清,培育更高水平的市场经济体系。当然,对外开放并非仅仅是引进来,而是“进出并重”。对于我国市场主体而言,扩大开放可以更好地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更高效率地配置两种资源,更深入地融入国际分工、提升自身在全球产业链的位置。同时,在新的开放格局下,我们将更为全面地审视自身在制度和规则制定、实施、发展过程中的不完善,以积极姿态加快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身处于这个孕育希望的季节,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擘绘蓝图、指引未来。我们坚信,更加开放的中国将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动,带来更加进步和繁荣的中国和世界。
(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