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4月28日 星期日

    扎根隆林深山的“种子”

    作者:本报记者 周仕兴 《光明日报》( 2019年04月28日 11版)

        新州镇水洞村村民在桑田中劳作。本报记者 周仕兴摄/光明图片

        本报记者周仕兴(右)在采访易地搬迁安置贫困户。林斌摄/光明图片

        者浪乡的小学生领到了教科书。林斌摄/光明图片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踏着春天的脚步,记者来到广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蹲点。翻越一座座山岭,入目所见,万物复苏,春花烂漫,生机盎然。

        那是种子破土而出的声音。

        蹲点期间,我们被另一种“种子”的力量感动着、鼓舞着——那就是一个个默默耕耘的基层扶贫干部。

        作为冲在扶贫最前线的指战员,他们抛家离舍到穷乡僻壤驻村,不惜牺牲个人生活、收入、假日、事业、健康,有的甚至不幸失去生命,只为换来父老乡亲脱贫的笑颜。

        几个年轻人的故事,令人心生敬仰。

        一身壮族服装,手拿一沓快递单,向客人介绍“我们村的九十九堡大米”——不知者以为他是村民,而他是隆林县委宣传部派驻介廷乡岩怀村的第一书记罗明考。

        2016年,罗明考驻村伊始,便上山下地为村里发展奔忙,发现当地盛产优质大米,却售价低廉。获知广西电视台有专柜展示名优农特产品,他背上一袋大米就出发了。

        “经过一天车程,到南宁已是凌晨。为节省住宿费,我在街边石凳上露宿一晚。”罗明考高兴地告诉记者,大米顺利获得展出,电视台还为其发布了公益广告,逐步打开了市场。

        但这还不够。在当年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上,罗明考现场煮饭、吆喝,喷香的米饭“香”倒不少观众和客商。

        规模种植、精致包装、电商销售……如今“九十九堡大米”渐成品牌,各地订单雪片般飞来,种了一辈子田的农民总算“享了大米的福”,陆续走上脱贫之路。去年,罗明考驻村结束,村民集体挽留,他欣然留下。

        基层扶贫千头万绪、举步维艰,但总有一群人坚持着、奋斗着。在隆林,任满一届重返岗位的第一书记不在少数。

        离县城有90多公里山路的革步乡向阳村,堪称“隆林最穷最远村”。2012年,县卫健局干部陆仲康到此任第一书记,带领村民种植700多亩葛根,却因气候等原因,产量不高,效益欠佳。

        两年任期结束回岗,陆仲康继续通过各种方式助力村里发展。2018年初,单位再次选派驻村第一书记,他请缨重返向阳村。

        这一次,陆仲康动员村民改种中草药吴茱萸,目前300多亩吴茱萸长势喜人,预计将实现村集体收入30万元。他还引进公司与村民合作社共建1万头黄牛养殖基地,预计为民增收200多万元。

        “脱贫无产业,难以富长久。”隆林各族自治县县长杨科告诉记者,当地经过调研论证,认为种桑养蚕适宜多数山区。

        在不少农户对桑蚕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兼蚕业办主任王彩琴担起了推广重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历经万般努力,隆林桑蚕如今已发展到6万多亩,惠及10多个乡镇的千家万户。

        “看到成果,唯有快乐;其中艰辛,不值一提。”王彩琴欣慰地说。忙碌间,一袭宽大长衣伴着这个瘦弱女子,向绿油油的桑田奔去,那小小的身子,仿佛有着不竭的精力。

        基层扶贫干部的故事,远不止这些。我们所见的,是他们的终日忙碌;所不能见的,是他们的身后,也平凡如你我,家有老小,生活不易,有的家庭曾遭不幸,有的孩子久病待医,有的老人常年卧床……但他们仍然以坚定的脚步,铿锵行进在一个个充满希望的乡村。

        这是农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殷切期待,更是扶贫干部“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须有我”的种子情怀。

        (本报记者 周仕兴)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