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禾田碧绿藏灵秀,沃野青葱炫彩霞。”吉林省中北部的榆树市地处松嫩平原腹地,有着特有的黑钙土质,又有松花江、拉林河、卡岔河三大主水系穿城而过,64条大小河流和360处泡塘水库点缀其间。
榆树人没有辜负得天独厚的农业种植环境,打造出大米白金、玉米黄金、特色农产品纯金的三张粮食名片,创造了粮食总产量连续14年位居全国县(市)之首的佳绩,在产粮大县到农业强县的实践中,为家乡赢得了“粮豆之乡”“天下第一粮仓”的美誉。
追梦的脚步从未停止
在榆树市保寿镇红旗村,说起生产生活上的变化,乡亲们都会提到一个名字——陈洪良。今年37岁的陈洪良是土生土长的红旗村人,是返乡创业的大学生,是保寿镇民悦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更是带领乡亲们致富的追梦人。
2015年,陈洪良带着大学毕业后挣到的第一桶金,加入了刚刚起步的民悦合作社。在陈洪良的提议下,合作社提出规模化经营、机械化生产的目标,集中大片土地,为机械化生产提供了条件,也节约了成本,保证了种植标准。
“人努力,天帮忙,政策带来丰收粮。”这是榆树人的口头语,也是陈洪良的切身体会。2016年,民悦合作社申请了“吉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程机械化装备建设单位”,享受60%的农机补贴,一次购置了30多台(套)农机具。2017年年底,民悦合作社又取得了榆树市水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合作社有45公顷土地被平整,建成了高标准农田,明渠灌水改为地下管网灌水,换上的高强度塑料田埂,既节省空间又省去了除草的麻烦,打造出“田成块、路成行、树成趟”的田园风光。
大变化更体现在农民的收入上。“在合作社成立之前,乡亲们没有加工设备,也没有销售渠道,卖水稻只能卖到每斤1块6左右。现在合作社卖的是加工好的稻米,不仅有自己的品牌,还实现了订单种植,甚至有了私人专属定制订单,最贵的稻米卖到了18块钱一斤。”陈洪良说,根据种植品种的不同,每公顷水田能为农民增加400元到7500元收入。在村党委和民悦合作社的共同帮助下,红旗村的13个贫困户也在2018年全部脱贫。
追梦的脚步从未停止。说到今年的发展计划,陈洪良的脑筋又活动开了: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15%的优质水稻种植面积;提高私人定制销量;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在田间种植彩稻,增加风景,为家乡的美丽乡村建设助力。
观风测雨润桑田
从春耕到秋收,榆树市田丰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陈卓每天都会查看气象信息,还时常和榆树气象局的高级气象师徐丽萍通电话。
“原来我总觉得天气预报不准,没啥用,现在却是离不了。”陈卓回忆有一年春耕时节,他看天气晴朗,就带人开着好几辆车准备下地播种。正在加油站加油时,徐丽萍打电话告诉他一个小时后有降雨。“我心里将信将疑,就寻思再等等吧,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大雨就下起来了。要不是这个电话,白搭人力不说,生产物资也得有损失。”陈卓说。
为农气象信息服务,让陈卓对天气预报有了从信不着到离不了的思想转变,也让徐丽萍对自己的工作有了全新的感悟。徐丽萍说:“我1983年毕业就在气象局上班,那时的工作枯燥又单调。农民种地也不靠气象信息,气象局的社会地位自然不高。”1998年,事情有了转变,国家下发文件要求气象部门为地方服务。榆树气象局据此开始为当地政府和粮库提供气象材料,并逐渐有了服务性产品。
“为了扩大气象服务范围,我们走村入户做宣传。”徐丽萍回忆,2012年走村入户时,她发现榆树新立镇农户桑铁军的20公顷水稻苗全得了立枯病。桑铁军一家人正要把价值两万元的水稻苗都扔掉,徐丽萍拦住了他,找来气象专家根据未来的气候条件,指导他如何调整棚内温度,又联系农业专业人员为他指导用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心态的桑铁军,到了秋天却迎来了大丰收。徐丽萍一脸自豪地说:“这件事很快就一传十、十传百。现在农民都主动联系我们,问啥时候种地好。为农气象服务为气象局添了人气。”
如今,榆树气象局已建起24个乡镇气象站,改变了1957年以来只在市区内有气象站的历史,并在关键地块建起了32个气象加密站,为4700多种植大户提供直通式服务,而且建起了气象公众号,还正在搭建终端App平台,肩负起了观风测雨润桑田的光荣使命。
榆树精神代代传
到榆树就一定要去小乡看看。20世纪60年代,榆树市土桥镇皮信村小乡屯由乡办养殖场演变成自然屯。那时候的小乡又穷又弱,全队73口人只有19人能下地干活,由于土壤贫瘠、水灾泛滥,粮食亩产只有65公斤。还有句概括当年集体经济状况的顺口溜“老牛破车疙瘩套,两头毛驴没草料”。
榆树人的精神没有被贫瘠压垮,小乡带头人齐殿云带着乡亲们闯出了一条致富路。在小乡展览馆,一幅幅老照片承载着小乡精神,没有耕犁,就用镐刨;没有车马,就用肩挑;开壕挖渠,改水造田。几年后,小乡里山坡有梯田、荒野变平原,稻谷飘香,成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吉林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1970年,小乡被吉林省委命名为“苦战奋斗的红旗生产队”,齐殿云和小乡人的事迹被写进了当年的小学教材。
几十年过去,小乡艰苦奋斗的精神没丢,互帮互助的村风没变。村民李淑珍说:“小乡里没有偷懒靠救济的,年轻人不种地就出去打工。”
2001年以来,小乡每年劳务输出人员都在70%以上。2006年年底,小乡人集体搬进了花园式小区。如今,小乡户户安上了有线电视,人人喝上了自来水,山野菜、野杂鱼、小杂粮等特色农副产品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1年,通过种植栽培食用菌致富的榆树姑娘杨岚,在“一心想着为国家多作贡献”的齐殿云精神影响下,又带头组建了榆树市龙腾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还特意将合作社的地址选在小乡附近。当年,社员就增收1万多元。第二年,合作社又专门注册了“小乡屯”牌商标。
“滔滔的松花江在这里流淌,灌溉着水稻玉米大豆高粱,金灿灿的五谷杂粮堆成山岗。丰收的秧歌锣鼓震天响,一年更比一年强……”正如榆树市市歌《大粮仓》所唱,70年来,榆树人“团结豁达、坚韧争先”的精神不变,依靠环境优势发展农业的信心不变,变的是越来越美好的生活,不断更新的是满载新气象的美丽乡村画卷。
(本报记者 任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