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
合格或者优秀医生的标准是什么?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通常想到的是医技和医德。但对于医生自己而言,可能并非如此。在我国目前的医生考核制度里,医生的考核主要有三个标准:临床、教学和科研。其中,科研这项考核指标备受争议。因为,一个临床能力强、会看病的医生,如果科研上没成果,没有发表论文,很可能就通过不了职称考核。而有些论文很多的医生,很可能平时很少上临床,根本看不好病。对于临床医生而言,把科研和论文作为考核中一票否决的指标,是否合适?如何优化临床医生的考核评审制度?
我国目前的卫生技术人才考核制度具有“唯科研、唯论文”的倾向,规定临床医生晋升职称必须要在核心期刊或SCI期刊发表相应数量的论文,导致临床医生在科研方面耗费大量精力,忽视了对其临床医疗医技水平、实践操作等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为建设健康中国,需落实和深化临床医生的晋升及评审制度改革,但目前尚未建立新的、科学可行的评价体系。
合格的临床医生队伍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坚实的人才保障。为构建基本满足健康中国建设需要的专业基础扎实的医学人才队伍,国家有关部门在加强医学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建立了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然而,在临床医生的考核评估方面,目前仍然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实行的临床医生考核和评审制度,过度看重临床医生的科研能力,以论文发表数量和科研项目等作为主要评价标准,成为各大医院互相评比的一个数字和医院的“政绩工程”,忽视了临床工作能力这一基本功的重要性,从而引发了诸多现实问题。
做科学研究、撰写和发表论文与临床工作一样,都是非常繁重,且需要占据大量精力的任务。这就导致大部分临床医生只能二选一,专注于临床或者科研。在当前的职称评审制度下,就产生了“主任职称、住院医能力”“万年住院医”“论文主任”等职称与能力倒置的奇怪现象。
论文至上的评审制度还导致了另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即学术造假和论文买卖。因缺乏科研平台或临床工作繁重等现实困境,部分临床医生迫于晋升压力,选择向中介高价购买论文、篡改数据或付费署名等学术不端行为。2017年,施普林格出版集团一次性撤销的涉嫌造假的107篇论文,就涉及了500余位中国医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笔者不反对医生在学科层面上有研究能力,多出成果,多发表好文章。但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其首要任务是集中精力救治病人、服务患者,不可能把精力都花在论文上。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不一定能写出很好文章,但是写出好的SCI论文,也未必就是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临床医生的考核评审制度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对主要从事临床实践的医生和主要从事科研的医生,予以区别对待,建立更为科学、可行的评价体系。这不仅有助于遏制学术不端行为,更有助于提升临床医生的临床水平和医疗技术能力,使更多患者从中获益。
笔者认为,不应该将SCI论文作为临床医生考核的硬性指标或唯一标准。不同的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学研究机构,对SCI文章的考核要求也应该区别对待。建议对在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医生按照其自身意愿进行分类,即以临床为主或以科研为主。对以临床工作为主的医生,不再将论文、课题等科研能力作为晋升评审的硬性指标标准,比如只有多少SCI文章才能够有资格报名,而是将SCI作为一项参考指标。重点评审其临床工作能力和业绩,且对不同级别卫生机构人员提出不同要求。
同时,基于当前医疗大数据平台,建立和完善针对临床能力的电子化考核评估系统。这一评估系统可以纳入临床医生接诊的所有患者的相关信息,对患病情况、诊疗经过、诊疗结果等指标做进一步深入分析,判断临床医生对患者的诊疗是否合乎规范,并对其诊疗水平进行评分。
还要设立临床专家考核委员会,负责临床医生的临床综合能力和职业道德考评。业务考评主要包括: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业务水平和学习培训情况;职业道德评定主要包括医德医风情况。以个人述职、业务水平测试、日常工作和年度考核及职业道德评议等方式进行评定。在这一环节的考核中,需要尤其重视专科医生的专业能力,如开展的手术类型、手术量和安全性、治疗手段创新等指标;对于从事全科医疗工作的医生,应重点评价其掌握全科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预防保健和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等。
此外,建立患者对医疗机构和临床医生的官方评价渠道,并将患者对接诊医生的满意度作为考核评估的一项参考指标。
(作者:张澍,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