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牙等濒危物种及其制品走私‘零容忍’,全力以赴、严打严管,确保象牙贸易禁令有效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要战果和良好成效。”4月15日,海关总署召开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副署长、全国打击走私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胡伟向社会公布严厉打击濒危动植物走私的战果。
7.48吨特大象牙走私案告破
7.48吨,2748根。查获的象牙铺满了一地,令人震惊……3月30日,海关破获了“1·17”特大象牙走私案,全链条摧毁了一个长期专门走私象牙的国际犯罪集团,为近年来自主侦查查获象牙数量之最。
“一个走私团伙在非洲尼日利亚等国大量收购象牙,经过长途海运、多国中转,通过货运渠道夹藏在木材中走私进境,藏匿于某地废旧厂房中,伺机在中国境内销售牟利。”海关总署缉私局局长孙志杰告诉记者,根据有关情报,海关缉私部门深入梳理排查,发现重大走私团伙线索。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黄埔海关缉私局在合肥、南京、北京、福州、青岛海关缉私局和地方公安机关的支持配合下,分36个行动小组,警力238名,在多地展开收网行动。最终,该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0名,摧毁了这个长期专门走私象牙的国际犯罪集团。
走私团伙互相勾结、深度交叉、盘根错节。今年以来,全国海关缉私部门坚持“破大案、打团伙、摧网络”,持续开展“国门利剑”系列专项行动,侦办濒危物种及其制品走私犯罪案件182起,其中涉象牙案件53起,打掉27个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71名,查获各类濒危动植物共计500吨,查获象牙及其制品8.48吨。
“举一反三,破网除链。”孙志杰在发布海关打击象牙等濒危物种及其制品走私十大典型案例时表示,通过对非设关地、旅检、货运、邮递等渠道走私活动的深度打击,推动各级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集中整治非法转运集散地、加工点和销售市场,强化对走私购、运、储、销各环节的全方位全链条打击。指挥广州、乌鲁木齐海关缉私局铲除了“日购网”“滴米粒”等走私象牙网络平台,指挥昆明海关缉私局打掉一个利用跨境客运班车改装夹藏走私象牙团伙,从遍布在25个省区市的收货下家收缴走私象牙制品百余件。
中国行动获得世界赞誉
从2018年1月1日起,在中国一切象牙交易都属于违法行为,中国成为全球打击象牙非法贸易措施最严格的国家。
“我国对走私象牙等濒危物种及其制品处罚是相当严厉的,希望广大民众增强保护野生动植物意识,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孙志杰表示。
孙志杰指出,走私象牙构成犯罪的,按照走私珍贵动物制品罪论处。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走私珍贵动物制品数额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走私珍贵动物制品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走私珍贵动物制品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
根据有关规定,一根象牙的价值为25万元,无法确定是否属一根象牙的,根据其重量核定,单价为41667元/千克。
中国行动赢得国际社会普遍赞誉。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中国打击象牙非法贸易的举动,展现其负责任大国形象。中国禁令还“震慑”到全球非法狩猎产业,肯尼亚等地的大象偷猎比例正在下降。中国最严象牙禁贸令的举措入选了多家外媒评选的2018最暖心新闻。
中国海关打击象牙等濒危物种及其制品走私犯罪的行动和成效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秘书处予以高度评价,世界海关组织官方刊物发表文章对中国海关的执法成绩表示赞赏。2018年,中国海关总署荣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颁发的奖项。
以最坚决的态度严打走私
2018年9月,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象牙禁贸令已产生显著成果。过去12个月内象牙制品消费行为大幅减少,但仍有很多不法分子在利益驱逐下,利用各种手段进行象牙制品的跨国流通和地下流通。
我国是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进出口货物贸易量、进出境人员数量持续增长,而海关监管人力资源有限。同时,外部环境影响走私的因素也在不断变化,走私分子的作案手法不断翻新,手段也越来越狡猾。“但是,我想强调的是,任何困难都不能影响海关加强象牙等涉濒危动植物及其制品监管的决心和力度,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违法行为终将被查处!”海关总署口岸监管司司长王炜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
“以最坚决的态度、最迅速的行动、最有力的措施,持续严打严管象牙等濒危物种及其制品走私,坚决斩断走私链条,做到锲而不舍、一以贯之。”胡伟指出,全国海关将打击象牙等濒危物种及其制品走私作为“国门利剑2019”联合专项行动的重中之重,强化情报经营,深挖走私团伙,实施精准打击。坚持专项打击、分散打击、滚动打击相结合,对象牙等濒危物种及其制品走私实施全链条高压严打。同时,加大对口岸等查获的携带、邮寄象牙等濒危物种及其制品行政案件的惩处力度,切实增强执法威慑力。未来还将与世界海关组织和国际刑警组织合作,积极参加打击濒危物种走私“保卫”国际联合行动,共同打击象牙等濒危物种及其制品走私活动。
(本报记者 张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