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4月15日 星期一

    深化中非了解友谊 促进中非文明互鉴

    作者:冉继军 孙咏 《光明日报》( 2019年04月15日 12版)

        中国非洲研究院成立大会4月9日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表示热烈祝贺,希望中国非洲研究院汇聚中非学术智库资源,增进中非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为中非和中非同其他各方的合作集思广益、建言献策,为促进中非关系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中国非洲研究院是第一家以“中国”冠名的国别区域研究院,其成立体现了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中非加强人文交流的重要地位。以中国非洲研究院的成立为发力点,中非将深化传统友谊,密切交流合作,促进文明互鉴。

     

        加强对非洲地区的国情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一直以来的夙愿。1961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亚非研究所成立。1962年,新中国第一本介绍非洲情况的入门书——《非洲手册(概况部分)》在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自此,非洲研究在机构建设和学术成果积累上快速发展,为促进中非交流互鉴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18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功举行,中非关系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水平。正是在此次峰会开幕式上,中非双方一致决定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实施中非合作“八大行动”。其中,作为中非人文交流行动的重要举措,设立中国非洲研究院,同非方深化文明互鉴。

     

        中国非洲研究院的院徽形象地体现了中非合作与“一带一路”的深刻关联,其主体是一个极具历史纵深感的竹简,承载着古代丝绸之路的文化传播使命。徽章两侧装饰的绿色橄榄枝既象征和平,又与非洲联盟徽标上的橄榄枝遥相呼应。从颜色设计来看,主体部分的绿色、蓝色与棕色,分别代表和平、海洋与土地,象征着以和平联通陆地与海洋,由此架设一座中非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桥梁,预示中非关系正在沿着“一带一路”不断深入发展。这一设计有机地融合了中非人文历史多项文化符号,蕴含着中国与非洲共同打造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含义。

     

        中国非洲研究院的成立是中非加强合作、推进中非人文交流的一个缩影,将大力推动和扩大中非人文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增进中非人民的相互了解和认知,厚植中非友好事业的社会基础。同时,非洲研究院也将推动中非文明的深度对话,真正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中国与非洲虽然在地理上相距遥远,但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中非交流远在古代就已开始。近代以来,中非人民之间的珍贵友谊和双方都曾经受过被殖民的经历,使中非人民心意相通;而当前双方共同面临的发展重大任务,则是推进中非关系继续深入的现实纽带。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非洲则是拥有发展中国家数量最多、最集中的大陆,非洲的发展也迎来新时期,以“在共同价值观和共同命运基础上,合力建设繁荣团结的非洲”为指引,非洲各国设立了《2063年议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将成为中非人民实现发展大计的必由之路,也是中非推动国际社会化解国际治理赤字的有效路径,而中非文明交流互鉴则是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推手。

     

        近年来,随着中非合作的升温,个别西方国家出现了一些抹黑和攻击中国发展对非洲关系的谬论,非洲也同样被一些西方媒体污蔑为“黑暗大陆”。借助中国非洲研究院的平台,中非学界可以携起手来,突破西方的理论和话语体系,推出具有中非气派的国际关系理论,促进国际社会形成新的中国观、非洲观、中非合作观。

     

        中国的非洲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在中非合作论坛机制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更是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然而,我国在非洲研究领域起步晚,一些领域的研究仍需往纵深发展,研究水平较西方国家历史悠久的非洲学研究仍有较大距离。中国的非洲研究、非洲的中国研究以及中非双方对中非关系的研究,归根结底要靠中国和非洲的专家学者来进行。成立中国非洲研究院,并在时机成熟时在非洲开辟研究分支机构,将大力促进中非学术研究合作,巩固和加深中非人民友谊,为中非人文交流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作者:冉继军、孙咏 单位:外交学院)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