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4月12日 星期五

    田工:

    “让社会成为奉献的大舞台”

    作者:本报记者 刘小兵 本报通讯员 郭欣 《光明日报》( 2019年04月12日 03版)

        【退役军人风采录】

        每天清晨,只要天气允许,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体育东路社区的公共区域内,总能看到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拄着拐杖艰难地挥动着扫帚在打扫卫生。这位老人名叫田工,是一位三级伤残退伍军人。“这是我坚持时间最长的一份‘工作’,已经干了38年。”田工笑着说,现在年纪大了,一条腿站久了撑不住,但还要坚持把这份“工作”一直干下去。

        当兵时,一次救火行动让田工不幸失去整条右腿及部分右臀。退伍后,他将“身体残缺了,灵魂要完美”“没有工作单位,就让社会成为奉献的大舞台”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几十年如一日做义工、行善事、献爱心。“是党和人民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要回报社会,把我的一切献给党和人民。”

        面对截肢、植皮、整形等13次手术和各种治疗时,田工积极配合,并决心“把一条腿练成两条腿使用”。回到部队后,田工当给养员、维修电器,还单腿站在桌子上办墙报。1981年7月,田工退伍回到常德,放弃了将13年军龄转为工龄的机会,没有要求安排工作,而是干起了义工,仅靠微薄的抚恤金生活。尽管没有固定的职业和单位,但田工告诫自己:“身体伤残的我,绝不能成为社会的负担,绝不能成为人民的负担。我要用拐杖支撑身躯,用信仰支撑人生,做一个残而不废、残而有为的人。”

        绵延4000米的“中国常德诗墙”,曾被著名诗人余光中誉为“诗国长城”,也是荣登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世界最长的诗书画刻艺术墙”。这个壮美的文化景观里,有着田工付出的巨大心血和汗水。1994年,田工自愿加入常德诗墙建设队伍,当上一名字模雕刻师,后来又成了镌刻副总监、总监。田工以手摇三轮车载着残躯,靠着刻刀、卷尺、剪刀、放大镜、锤子和自己的一双手,坚持雕刻书法字模,记录施工进程。

        虽然诗墙工作任务异常繁重,但田工一直干得不亦乐乎,他说:“参加‘诗墙’建设给了我一个报效社会、报效家乡的机会,自己也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工作能力。在‘诗墙’工作的这些年,是我退伍后人生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时期。”从1994年到2008年,田工亲自编排了1262幅书画碑的版面,勾摹、雕刻了368幅、30726字的书法碑胶纸字模,记录和整理了76本(卷)正式的镌刻、安装施工资料,以顽强的毅力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完成了一个常人难以完成的超常之事。鉴于田工作出的突出贡献,常德市委市政府授予他“中国常德诗墙建设一等功臣”的荣誉称号。

        田工义行善事,关照邻近社区孤寡老人王秀兰10多年。1999年王秀兰去世后,他又为她办理了后事。他把所得的奖金、帮扶金、慰问金及部分抚恤金捐给比他更困难的人。每当发生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时,他都带头捐款。这些年,田工累计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37万多元。

        见到田工不停地捐款,有人以为他比较富有。其实,他家境贫寒,他和妻子都没有稳定的工作,一家人主要靠他的抚恤金生活。退伍那年田工花101元买的家具——铁架木板床、一张书桌和两把椅子,至今还在用。“人生的价值在于为社会作出有益的贡献,使他人生活得更加美好。”田工的人生境界让人景仰。

        (本报记者 刘小兵 本报通讯员 郭欣)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