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4月10日 星期三

    “在孩子们心里,我是姐姐,也是妈妈”

    ——记深圳市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保育部副部长费英英

    作者:本报记者 任欢 本报通讯员 曾冰 《光明日报》( 2019年04月10日 04版)

        17年前,她提着行囊,来到了深圳市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17年光阴,她在这里,度过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时光,从花样少女成长为专业的孤残儿童护理工作者。17年来,她不舍昼夜,坚守如初,和同事们一起护理了1000多名孤残儿童,帮助800多名孩子回归家庭,融入社会。她就像冬日里的阳光,和煦而又温暖。2019年4月2日,她获得民政部最高荣誉奖——孺子牛奖。她,就是深圳市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保育部副部长费英英。

     

        2002年,19岁的费英英从重庆民政学校毕业,来到了深圳市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工作。“我们中心主要负责辖区弃婴(童)的接收安置工作,很多孩子身患疾病,照顾工作琐碎繁重,还要三班倒。不到3个月,和我一起来的十几个同事都辞职了,只剩下我还在这个岗位上。压力特别大,但每每想到孩子们,就不舍得走。这一坚持,就坚持了17年。”费英英说。

     

        费英英至今还记得第一次被叫妈妈的情形。有一天,她带着一名叫奇奇的孩子去体检。在医院大厅里,奇奇盯着一位左手拉着爸爸、右手牵着妈妈的小朋友,抬起头问道:“英英姐姐,为什么我没有妈妈?”奇奇渴望的眼神一下子就触痛了她的心,她摸了摸奇奇的头,俯下身子把他抱起来,哽咽着说:“奇奇,英英姐姐就是你的妈妈,福利中心就是我们的家。”

     

        几天后,奇奇扯着她的衣角,仰着头怯怯地叫了一声妈妈,那一刻,费英英忘记了自己还没结婚,心中的母爱顿时被激发出来。“‘妈妈’是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也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称呼。孩子对我如此信赖,这是多么难得的缘分。”费英英说。

     

        护理孤残婴幼儿,不仅需要极大的爱心和耐心,还要有专业的护理知识。

     

        有一年冬天,中心接收了一个被遗弃的女婴。体重刚过一公斤的女婴,头还没有成人的拳头大。费英英说,因为早产,这个女婴发育不好,她就利用自己学过的专业知识,采用科学方法照料和喂养。

     

        “她一次只能吃二三十毫升牛奶,我就每隔一两个小时喂她一次。每一次都先按比例配好牛奶,再用手背试好温度,轻轻地把奶嘴放到她嘴边,一滴一滴喂。小丫头经常睡不安稳,我就抱着她,哼着歌拍拍她,哄她入睡。”费英英说。

     

        就这样一天又一天,女婴的身体逐渐好了起来,脸色红润了,10个月的时候长到了10斤,白白胖胖的,非常惹人喜爱。不久后,她就被一个爱心家庭收养了。

     

        “小丫头走的那天,我吃不下饭,心里非常不舍,仿佛要抱走的是自己的亲骨肉。但是想到小丫头从此以后有了爸爸妈妈,有了一个温暖的家,我又特别欣慰!”费英英说,那一天,她只是静静地给女婴洗澡,帮她换上漂亮的衣服,喂她吃了在福利中心的最后一顿米糊……

     

        这些年,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文化知识,费英英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通过考试先后获得了初级、中级、高级孤残儿童护理员证书,国家中级社工师和教师资格证。她说,希望生活中被遗弃的孩子越来越少,为困境儿童提供帮助和服务,是她甘愿奉献一生的事业。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爱心人士和企业的关注,中心的孩子们得到了更多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与帮助,基本每周都会有爱心市民和企业员工自发前来做义工。

     

        “我喜欢孩子,孩子们也很喜欢我,看到我总是一窝蜂地涌过来,抱着我的腿、扯着我的衣角。在孩子们心里,我是姐姐,也是妈妈。”一说起孩子们,费英英满是幸福。

     

        (本报记者 任欢 本报通讯员 曾冰)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