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进行时·共商共建共享】
春天的武汉植物园,草木蔓发,百花斗艳。
“2018年,我们团队完成了《肯尼亚植物志》兰科卷初稿,已确定肯尼亚共有兰科植物48属310种,比《热带东非植物志》的记载增加3属63种。自主培育的‘中非基音’彗星兰在英国皇家园艺协会登陆,并亮相第四届上海国际兰展。”说起中-非联合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研究员胡光万难掩兴奋。
2013年5月,中科院依托武汉植物园,以肯尼亚的乔莫·肯雅塔农业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为核心参与合作单位,成立了中-非联合研究中心。作为我国在境外建设的第一个综合性科研和教育基础设施,中-非联合研究中心坚持基础建设和科研合作“两手抓”,目前已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建设有4500平方米的实验楼群和占地243亩的植物园,并设有6个专业实验室。中心立足肯尼亚,已经成为向整个非洲地区开放的国际学术合作平台,初步建立起辐射整个非洲大陆的中非科技合作网络。
“选择来中国求学,就是想要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博士毕业后,我想将所学知识教给更多的肯尼亚人。”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的肯尼亚留学生托尼·马拉加·尼昂介绍,肯尼亚以种植玉米、小麦和大米为主,但由于技术、人才、气候和病虫害等问题,农作物产量一直处于比较低的水平,特别是大米,每年有超过一半需求量依赖进口。
为提升肯尼亚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积极开展现代农业示范与推广工作,根据预研成果,提出了“玉米三吨(每公顷)计划”“水稻八吨(每公顷)计划”和“葡萄产业打造计划”。2018年,在初步完成肯尼亚中部和南部地区农田有机污染评估的同时,中心还完成14个中国杂交水稻品系肯尼亚栽培比较,筛选的高产品种亩产达1000千克以上,常规稻亩产达700千克,高出当地对照品种200~300千克。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有肯尼亚留学生50余人。”中-非联合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研究员严雪介绍,结合非洲丰富独特的自然资源,开展联合学术研究,并促进非洲科研人才培养,对中非科研合作意义重大。自2013年5月以来,中心开展大型联合野外科考31次,获得各类专利12项,联合出版学术著作6部,发表论文数百篇。此外,中心已组织国际学术会议9次,覆盖千余人;主办大型培训班17次,培训非洲人员180余人次。其中,2018年12月在肯尼亚举办的“‘一带一路’现代高值农业技术培训班”,是中心首次在非洲举办青年科技人员培训班。
不仅仅是中非专业科技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中心还注重科研成果转化,正成为中非科技合作的中枢和综合平台。2018年11月,中心肯方依托单位乔莫·肯雅塔农业技术大学作为非洲大陆教育科研机构唯一单位,成为“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首批7个理事单位之一,这为中非科教合作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同样是在去年11月,中心围绕非洲传统药用植物天然产物开发而成的相关产品,参展了我国首届进博会。
湖北省科技厅对外科技合作处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中-非联合研究中心已经成为湖北加强对非科技合作的重要载体。湖北省科技厅从2013年5月开始通过中心支持对非合作科研项目,如“东非植物资源的保育与利用”项目,资助肯尼亚天然药用植物园建设。目前,湖北正统筹大学、科研单位和高新技术企业与中-非联合研究中心建设“中非国际技术转移平台”。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让美丽中国和绿色非洲一路前行。6年来,中-非联合研究中心重点围绕农业和粮食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水环境治理和饮用水安全、公共健康、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示范等方面开展科研和人才培养合作。肯尼亚教育部长阿明娜曾经表示,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的设立无疑促进了肯尼亚在可持续自然资源保护、生物医药、大众健康和现代农业技术方面的研究发展。
在武汉植物园副主任、中-非联合研究中心主任王青锋看来,中心创新了我国科技援外模式:对非合作科研项目设置都考虑到非洲发展实际问题和非方迫切需求,科研项目由中非双方科学家合作完成,同时进行对非洲青年人才的培养。这是一种科学技术和人文友谊的传承。
如今,参与和受惠于中-非联合研究中心工作的人们深信,中心的建设和发展不仅是中肯合作的一个新高度,更会成为引领未来中非合作的新标志。
(本报记者 夏静 张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