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四川攀枝花市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牢牢牵住党建引领这个“牛鼻子”,积极探索党建功能区服务经济功能区有效机制,创新康养产业党建“五个一”工作路径,倾力打造“康养攀枝花、党员请到家”品牌,努力交出高质量发展的攀枝花答卷。2018年,全市旅游收入突破337.5亿、增长20.8%,连续两年入选“中国康养城市排行榜50强”。
聚焦“亮明一种身份”,让康养党员融入本地组织。广泛吸引康养党员亮明身份,参与本地党组织活动。一是打通多种渠道,方便党员自己找。借力“互联网+”,通过微信公众号投放康养党建二维码,推送手机宣传短信,编印宣传手册,积极宣传康养产业党建,吸引来攀康养党员高效便捷找到组织、亮明身份。二是发动基层参与,督促组织主动找。依靠机场、车站及康养游客集中地的村(社区)党组织,广泛发动志愿者、网格员开展入户登记,上门宣传康养产业党建,主动收集康养党员信息,就近组织参加活动。三是强化地企共建,带动业主帮助找。建立地企共建共享机制,吸引带动康养机构业主参与康养产业党建,重点围绕游客咨询、预订、入住等关键环节,主动帮助收集康养党员信息,建立需求台账,纳入服务管理。
聚焦“建好一个支部”,让党员之家升级康养之家。着眼康养党员离家不离党组织,注重把党组织建在康养产业链上,灵活组建一批地缘型、业缘型、趣缘型临时党支部,打造温馨舒适的康养之家。一是精细挑选支部书记。突出政治素质好、服务能力优、沟通协调强等标准,选优配强临时党支部书记。二是精心打造活动阵地。打造一批集组织生活、学习讨论、心理咨询、康复保健、文化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康养之家,升级一批党员标准化活动室,实现康养党员活动阵地全覆盖。三是精准开展组织生活。深度挖掘三线精神内涵和民族文化底蕴,依托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组织开展“三线精神教育”“微党课”等主题党日活动,让康养党员既得到党性锻炼,又充分感受城市魅力。
聚焦“提供一类服务”,让组织关怀凸显人文情怀。紧盯康养过程的堵点、痛点和关注点,统筹康养产业资源,提供更高品质的康养服务。一是突出以文惠人,提供特色文化体验服务。充分利用攀枝花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组织康养党员参加精品花卉赏花节、特色水果采摘节和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及各类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康养党员文化生活。二是突出以情感人,提供精神心理关爱服务。坚持把康养党员当家人,注重与康养党员交朋友,邀请医疗保健、心理咨询等专家教授开展专题讲座、座谈交流及心理辅导,把关爱做到康养党员“心坎上”。三是突出以人为本,提供优质生活配套服务。注重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康养服务,在窗口服务行业设置党员服务示范岗,建设家庭医生中心,设立康养旅游服务热线,开发集旅游服务、公交出行等功能于一体的手机App,不断完善配套服务,提升康养产业品质。
聚焦“吸引一批客人”,让党建品牌擦亮康养招牌。紧扣擦亮“英雄攀枝花·阳光康养地”这块“金字招牌”,以党建品牌为攀枝花康养产业招牌“提亮增色”。一是以特色康养体验吸引回头客。坚持厚植优势与补齐短板双管齐下,面向康养党员开展康养意向调研及康养金点子征集等活动,吸引康养党员坚定康养首选攀枝花的信念。二是以特色城市宣传扩展朋友圈。组织康养党员通过写文章、录短片、拍照片等形式宣传攀枝花,培育一批攀枝花康养品牌的“铁杆粉丝”和“义务宣传员”。三是以特色推介矩阵提升影响力。把康养产业宣传推介纳入党建工作对外交流项目重要内容,通过人才招聘会专题推介、三线干部学院招生宣传等形式,不断提升城市形象,让攀枝花成为闻者向往、来者依恋、居者自豪的康养胜地。
聚焦“助推一大产业”,让党建优势成为发展优势。坚持康养产业布局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覆盖到哪里,党员和党组织的作用就发挥到哪里。一是突出康养产业布局谋划党建工作。紧扣全市“一核一带三谷”康养产业布局,大力探索党建功能区服务经济功能区有效机制,统筹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康养产业党建合力,构建以党的建设为龙头,党组织、党员干部共同参与的党建工作新格局。二是突出康养产业重点配置组织资源。探索建立符合康养产业发展的领导班子结构模型,重点选配熟悉规划建设、旅游营销、医疗保健等专业型干部,着力锻造一支抓康养、懂康养、引领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坚持需求导向集聚人才,用好“人才新政”,精准引进康养产业急需紧缺人才。三是突出康养产业项目发挥支撑作用。探索成立康养产业党建联盟,定期召开党组织书记联席会议,举办康养产业论坛,搭建项目对接、信息共享、党建联动的交流平台,先后推动红格国家特色小镇、米易东方太阳谷、普达阳光度假示范区等重点康养项目落地,有效助推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
(作者:贾瑞云,系四川攀枝花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