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2019年中央部门预算集中向社会公开。为使公众找得到、看得懂、能监督,各部门的部门预算除在本部门网站公开外,继续在财政部门户网站设立的“中央预决算公开平台”集中公开。目前,已有102家中央部门晒出了部门“细账”。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预算公开改革力度,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今年中央部门预算公开有哪些亮点?与往年相比有哪些新变化?
公开时间更早、部门更多、内容更细
2019年中央部门公开的部门预算包括收支总表、收入总表、支出总表、财政拨款收支总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表、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表、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表8张报表,全面、真实反映了部门收支总体情况和财政拨款收支情况。
做好部门预算公开工作,对于改进财政管理,强化社会监督,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透明政府、廉洁政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与2018年中央部门预算公开工作相比,今年中央部门预算公开时间提前了11天。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为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推动党和国家各项惠民政策早落地、早见效,财政部及早谋划,及时做好批复部门预算准备工作,为中央部门提前预算公开时间打下了基础。
此外,今年102个中央部门公开了部门预算,比2018年公开的89个中央部门增加13个。
与往年相比,今年公开内容的解释说明更加细化,各部门积极回应群众关切,重点说明党中央国务院有明确要求、社会公众较为关注的支出事项。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要过紧日子”“一般性支出压减5%以上、‘三公’经费再压减3%左右”。各部门相应对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等情况进行了说明。
“中央部门预算集中公开为社会公众了解政府财政资金状况提供了开放的渠道,在促使政府接受社会监督的同时,也提升了政府部门对财政预算资金的应用效率。”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研究员童伟表示。
重点项目预算公开力度进一步加大
今年,各部门重点项目预算公开力度进一步加大。列入《中央部门预算草案》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的项目共50个,比2018年增加了14个。
“今年的重点项目预算公开扩大到了50个,不仅数量有所增加,而且公开内容也进一步细化,项目大多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项目,如长江深水河道、国家艺术基金、煤矿安全专项等。”童伟表示,这些项目的预算、绩效目标、指标的公开,将帮助社会各界了解政府财政支出项目的实施情况,将促进各级部门关注财政资金的决策和使用效率,主动承担责任,力争让每一份财政资金都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据介绍,50个公开的重点项目包括: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项目、交通运输部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项目、文化和旅游部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科研设施专项业务费项目等。公开的内容包含项目概述、立项依据、实施主体、实施方案、实施周期、年度预算安排、绩效目标和指标等。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财政部将继续推动部门公开项目支出,不断扩大公开的部门范围,增加公开的项目数量。
预算绩效管理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公开预算的50个项目,同步公开了项目支出绩效目标,主要包括:项目中期目标和年度目标,具体的绩效指标,如产出的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时效指标、社会效益指标、可持续影响指标、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等。
对此,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指出,绩效目标是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也是预算执行绩效监控和事后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2019年中央部门公开绩效目标的数量进一步增多,标志着中央财政在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方面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通过公开项目绩效目标这一手段,强化部门责任意识,督促资金使用单位加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动中央政策落实‘不跑偏、不走样’;有利于更好地反映部门履职效果,促进部门完善政策、改进管理和优化预算安排;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促进社会监督,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人民的满意度。”该负责人进一步强调。
童伟表示,绩效目标包含了政府开展项目工作的各阶段和各方面,它是预算绩效管理的起点、基础、和前提,对于预算编制、预算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的开展有深刻的影响。因此,绩效目标的公开可以让社会公众更清晰地了解政府财政资金的运行状况。
(本报记者 鲁元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