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在提出“六大经济走廊”后,第二次提出与单个国家建立经济走廊。随着中缅铁路、皎漂经济特区、中缅边境经济合作区等沿线重点项目在缅甸的稳步推进,共建中缅经济走廊逐渐成为缅甸各界的共识。缅甸知名经济学家、执政党全国民主联盟中央经济委员会委员吴昂哥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缅经济走廊最终将推动缅甸和中国共同可持续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2017年11月,王毅外长在缅甸首都内比都提议建设“人字型”中缅经济走廊,北起中国云南,经中缅边境南下至曼德勒,然后再分别向东西延伸到仰光新城和皎漂经济特区,将缅甸最落后地区和最发达的地区连接起来,打造三端支撑、三足鼎立的大合作格局。吴昂哥哥表示,缅甸需要通过加强基础设施连接来提高国内生产力与生产效率,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缅甸政府现阶段正在升级已有的仰光-曼德勒铁路,未来木姐-曼德勒-皎漂铁路的建成将大幅降低缅甸国内的物流和运输成本,对未来缅中之间的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的进一步流动都大有助益。
2018年9月,中缅双方在北京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缅甸联邦共和国政府关于共建中缅经济走廊的谅解备忘录》,同时成立中缅经济走廊联合委员会。当年12月,缅甸成立“一带一路”指导委员会,成为第一个设立“一带一路”相关机构组织的沿线国家。该委员会成员规格高、分布广,国务资政昂山素季亲任主席,第一副总统吴敏瑞任副主席,内政部长、边境事务部长、国务资政部长、宗教与文化部长、商务部长、教育部长、计划与财政部长、建筑部长、国际合作部长以及仰光省、曼德勒省首席部长等27名政府高级官员皆为委员会成员。中缅之间的沟通平台越来越完善,两国之间交流互动得到进一步深化,中缅政府、政党、学者之间的交流互访也更加频繁,这其中也包括刚刚结束访华之行的吴昂哥哥。
吴昂哥哥对此次访华的收获感触颇深:“我曾经四次到访中国,但还是第一次与中方官员坐下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次交流让我意识到,仅通过媒体报道而产生的中国印象是不够全面的。中方官员十分谦虚,非常包容,我们交流的内容涉及广泛,不仅包括‘一带一路’倡议,还涵盖人文以及政治领域。新时代的中国官员有着开放的思想,他们愿意分享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治理经验,也愿意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成果与理念。”
吴昂哥哥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不是短期工程,而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大规模多边互动的世纪工程。“一带一路”建设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但相信中国人民有足够的毅力来推动落实,就如同建设中国的象征——长城一样。长城是中国的骄傲,令包括他在内的许多外国友人非常向往,很多人看到崇山峻岭中蜿蜒曲折的长城后,都不由得发出“这是超自然之力,非人力能为之”的感慨。长城凝结了中国古人的思想与智慧,长城的建造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恒心与毅力。世界上恐怕没有几个民族能够坚持一件事情超过2000年,若是用这种精神来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相信“一带一路”倡议也会像长城一样赢得世人的赞叹。
吴昂哥哥认为,中国古人讲究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也需要经济、社会、环境的整体和谐。“一带一路”倡议强调开放包容,互利共赢,需要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和平崛起。伴随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贯彻执行,“一带一路”倡议的朋友圈将不断扩容,中国在世界上会有越来越多的朋友。
他表示,中国在变化,缅甸在内的世界其他国家也在变化。缅甸内政复杂,政府希望提振经济,但要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平衡,这与中国文化中讲求中庸的思想是类似的,都是要控制好平衡。中国是一个大国,语言文化自成体系,世界各国与中国之间需要相互了解、沟通。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会更加频繁,在沟通交往过程中产生一些矛盾和冲突是正常且在所难免的,但只要处理好这种平衡,“一带一路”倡议的前进步伐会愈发稳健。
吴昂哥哥称,缅甸有多个邻国,但只有与中国之间才是“胞波”友谊。未来,希望缅中两国之间能够在政府、军方、民间、商界等各个领域深化全方位的交流,通过沟通,凝聚可持续发展的共识,吸引两国人才共建中缅经济走廊。
(本报仰光4月1日电 本报驻仰光记者 鹿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