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3月18日 星期一

    友好城市合作助推中美人文交流

    作者:本报记者 汤先营 《光明日报》( 2019年03月18日 12版)

        日前,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与美国国际姐妹城协会在华盛顿共同举办招待会,纪念中美建交40周年和中美友好城市合作。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公使徐学渊,美国国际姐妹城协会董事会主席、圣安东尼奥市市长尼伦伯格等各界人士一同出席了招待会。

        徐学渊在致辞中表示,城市是每个国家最具活力的元素,友好城市关系是民间交往和地方合作的主要渠道,是两国关系发展的不竭动力之源。中美友城合作与中美总体关系几乎同步发展。尼伦伯格、美国国际姐妹城协会董事会副主席洛普兹、美国国际姐妹城基金会主席奎格利、美国国际姐妹城协会主席德索扎等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称赞不断扩大的中美友好城市合作促进了两国的人文交流。

        中美建交40年来,并非一路坦途,虽历经风雨,但始终一路前行。奎格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总是有所起伏,最重要的是在美中建交40年后我们的关系依然强劲,而且在不断发展。城市外交的价值在于人文交流,而人文交流对两国政府的交往起到助推作用。在当下这个关键时刻,人文交流的价值尤其重要”。他进一步指出,“当前美中之间有200多对姐妹城市,其中有160多对城市通过实际的项目在开展积极合作。这说明了一个事实,我们一直在接触。美中两国的友谊可以追溯到150年前,近40年更是取得了飞速发展,其中城市外交起到了促进两国民众相互了解的作用”。奎格利相信,在未来40年,中美人文联系将进一步深化。“基金会正在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紧密合作,探索扩大美中友好城市的数量。”不难看出,中美人文交流的前景依然广阔。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如何才能加深心与心的相互理解?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食品、农业与生物工程系的马可人教授说:“如果你想了解中国,你需要交几个中国朋友。”记者对眼前这位神采奕奕、讲一口中文的美国教授充满敬意。她说,她与中国“结缘”,往返中国多次,曾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工作并向中方传授水污染治理技术。她自豪地说,她还制作了一部关于水污染治理的中文手册,方便中方使用。谈到在中国的工作和生活经验,马可人教授对记者表示:“如果你想与正确的机构、人员合作,你需要学习中文,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与他们发展关系。”

        在招待会现场,中美来宾还一起通过大屏幕观看了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和中国日报社联合主办的中美友好故事分享活动“我的中国相册”的相关视频和图片。“一张照片胜过千言万语。”来宾深刻地感受到,原来在中美建立外交关系的40年里,有那么多的两国民众参与到了公共外交进程中,为不断发展的两国关系夯实基础。不少参加招待会的美方来宾对记者表示,实际上双方民众都有较强的意愿增加接触,相互学习。

        (本报华盛顿3月17日电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汤先营)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