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段时间以来,教师队伍出现了职业倦怠、高水平人才流失等现象,教师素质亟待提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今天,我们再次将焦点投向这个群体——这些陪伴我们成长,推着我们登上一个又一个人生高度的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高等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最高形态,承载着重要而特殊的使命,高校教师责无旁贷。
笔者认为,做好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按照“三个传播”“三个塑造”的要求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对于锻造一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中国特色大国良师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做好加法,数量质量双提升
加法,既有数量上的简单增加,也有可能引起质变的复杂增加,还有应对外部变化所需要的多重叠加。
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首先是要增加数量,既解决刚性不足问题,也调节结构性矛盾。中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后期,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发展速度之快举世瞩目,但是教师队伍的发展远远落后于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从整体上看,生师比居高不下、博士比例偏低、领军人才匮乏等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尤其是“双一流”高校与地方高校、东部高校与西部高校、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有极大差距。根据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经验,没有量的支撑,难以保证质的提升。
其次是提升质量。中国现代意义的高等教育只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是典型的“后发外生型”。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们已初步建成富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反映在高等教育领域,体现在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更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与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这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建立健全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第三是人文关怀。教师队伍为什么不稳定?为什么留不住高水平人才?这与教师身份和社会认同之间的尴尬关系密切相关。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把师摆在很高的位置。但是现实中说起来重要,做的时候次要,实在不行的时候不要,在某种程度上客观存在。过去,经常说要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就是要求对教师要有人文关怀。关心教师就是关心教育,受益的是全社会。这一点需要放在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大局中考量,放在物质和精神同步推进的两个维度考量,放在提高全社会共同意识的价值观考量。“积微言细,自就鸿文。”就是这个道理。
做好减法,让教师对教书育人保持专注
做好减法,就是要强化对高等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删繁就简,使教师队伍对教书育人保持专注。从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及现状看,很多问题是客观的。
首先,高等教育承载了复杂沉重的社会职能。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不长,但改革开放初期,高等教育和大学生对社会生产生活产生了积极而重要的影响,使得“人才渴求”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大,“望子成龙”的社会预期越来越高,进大学就是高人一等,当大学生就意味着端“金饭碗”,高等教育在阶层流动方面的社会功能被无限放大。
其次,教师承载了越来越多的非教学职能。按照社会分工,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应该把精力投入到传道授业解惑的本职工作中。具体来说,就是投入到课堂教学、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全过程中,投入到教学科研、学生辅导、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全过程中。但目前教师把很大的精力放在了申请项目、申报奖励、发表论文、成果转化以及与此相关的材料填报上,对教学过程投入不够。做好减法,需要机制保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研究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提出:“要在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的世界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将教育和知识视为全球共同利益。”教育的责任不只是学校和教师的,而是政府、社会、家庭、学校、教师和受教育者的共同责任。没有标准,无章可循;标准过死,愈加烦琐。要减负,就要厘清各方面的责任,把给教师减负和给教育减负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负面清单,在非教学时间、非教学任务、非教学考评等方面全面减负,让教师更加专注自身的教书育人责任。
做好乘法,激发教师队伍成长成才
乘法效应从何而来?从对高等教育规律的精准把握、对高等教育职能的精准定位和对高等教育工作的精准组织而来。高等教育犹如一粒种子,需要精准把握。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生长规律,可以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高等教育是一种特殊生产,需要精准定位。中国高校的类型多种多样、承载的职能也多种多样,社会需求同样多种多样,不人为拔高,不强制生产,多提供空气和养分,让种子有充足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是为正道。要坚持用多样化手段解决多样化问题。人类社会有史以来,动员方式无非是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和教育的等几种。其中教育方式最缺少约束,但同时最能经受考验。在社会治理的多样化手段中,充分发挥教育功能,教一个带动一片,教一时影响一生,非常关键。要发挥教师的特殊作用和教师队伍的整体作用,使之产生化学反应。教育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精准组织。教师要知道自己的长处是什么,优势是什么,应该说什么,做什么,如何增强工作主动性,这个逻辑要十分清晰。通过各有关方面合理配置资源,把教师的潜能发挥好,把教师队伍的结构性合力发挥好。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建立高效的评价体系。
改革开放初期,对教师主要围绕政治表现、业务水平、工作成绩三项内容进行定期及不定期考核,作为提职、调薪、奖惩和能否续聘的依据。进入上世纪90年代之后,广泛应用的定量考核,虽然有助于对教师业绩作出量化判断,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师重研究轻教学、重数量轻质量等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的教师,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同行学术评价为主、市场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等方式,制订不同的评价标准。发挥乘法效应,要点在于发挥各种措施的叠加效应,从而激发整个教师队伍成长成才的内在动力。教育是百年大计,非一蹴而就,不可图一时利益;教师队伍建设同样需要一个过程,既不能拔苗助长,又不能放任自流。
做好除法,加强内涵建设优化资源配置
除法,顾名思义,就是要最大限度地缩小效率不高的分母,扩大高回报的分子,提高教育生产力。做除法的要点在于遵循教育内外部发展规律,内部加强内涵建设,外部优化资源配置,厘清高等教育的责任、职能和义务,去除影响发展的其他因素。
从内部来说,首先是缩小分母。按照高等教育承载的培养人才、传播知识、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基本职能,区别不同区域、不同学校,条分缕析,确定不同任务,使高校各有特色、教师各归其位。推动引导每位教师找准个人定位,缩小自己的分母,以专业之长教书育人。其次是扩大分子。在学校发展建设上不好高骛远,不贪大求全,精准定位,明确思路。教师要扩大自己的分子,按照“三个传播”“三个塑造”要求,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努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从外部来说,高等学校一方面要努力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一方面也要从服务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为教师各展其长提供舞台、打造平台。这样一除,效果自然显现。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在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高等教育应在国际竞争格局中率先实现从跟跑、并跑向领跑的转化。而运用好四则运算,锻造大国良师,是完成这一转化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作者:叶美金,系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邬大光,系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