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基层来】
“加快推进农村志愿者队伍规范化建设,既能有效推进农村治理,也可助力提升乡风文明水平。”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岷江村党总支书记陶勋花代表说,农村本土化的志愿服务正处于起步阶段,应及时加以引导和支持,促进其规范发展。
岷江村地处岷江滋润下的成都平原,早年间以花卉苗木为主要经济产业,近年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手工业,早已是远近闻名的小康村。随着收入的提高,村民越来越注重生活环境和邻里关系。作为成都的一项特色工作,志愿服务在岷江村迅速发展起来。
岷江村将散居村民划分管理院落,成立了院落管理协会,推举乡贤当院落长;成立老龄文化协会,志愿者积极调解邻里矛盾,还把村里的好人好事编成快板广泛传唱;成立岷江村爱心互助会,搭建起先富帮后富的平台,帮助失独、重病人群,奖励本村考上大学的年轻人……
“农村本土志愿者熟悉农村,了解服务对象,且长期在本地居住,工作针对性、持续性很强,他们是乡村振兴的宝贵资源。”陶勋花说,岷江村已有各类志愿者队伍十多支,他们经常性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在垃圾分类、环境治理、矛盾调解、扶弱济困、助推乡风文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工作中,陶勋花意识到,农村志愿服务还需要专业化管理和规范化发展。她建议,进一步创新观念和制度机制,给予专门经费和专业培训力量支持,表彰先进榜样,增强农村志愿服务发展动力,引导他们向专业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为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本报记者 周洪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