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关注】
京津冀协同发展5年来,三地协同成效持续显现,社会民生领域持续改善,引发舆论广泛关注。据光明网舆情中心统计,近一个月,京津冀协同发展民生领域话题讨论量达7.6万余条,网友通过微博、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渠道积极参与话题讨论。分析数据来看,交通、教育、医疗是网友较为关注的三大热点民生问题。
聚焦交通一体化,网友普遍认为轨道互联互通将促进京津冀三地产业、人才、资金流动和协同发展。北京交通大学教授、中国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赵坚认为,京津冀跨省地铁快线的建设,加大了北京对周边的经济辐射能力。下一步,轨道交通应该和城市产业以及城市的发展方向结合起来。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教授张宝贵指出,京津冀之间实现了轨道交通互联,打破了之前地区割据的局面。京津冀城际交通发展有助于加强地区沟通,加强地区之间人才、资金、产业等方面的流动。各地要依据自己的区位优势,考虑如何打造便捷交通来促进本地经济发展。网友“枫林秋露”称,推动建设京津冀一小时交通圈,对加快产业聚集和区域经济联络,以及支撑雄安新区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网友期待京津冀三地教育资源互补,加快协同发展。日前,京津冀三地教育部门在雄安新区共同发布了《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天津理工大学改革和发展研究所主任卢俊瑞认为,教育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一环,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天津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亮点突出,基础教育设施完善,拥有非常优质的教育体系。北京高校资源丰富,河北相对较弱,三地互补性极强,协同发展前景美好。网民“三千年读诗”称:“教育为百年大计,该好好加快融合一体化发展了。”
关注三地医疗协同发展,期待统一医保标准消除患者异地就医顾虑。医改专家魏子柠指出,目前,三地居民医保的筹资标准、政策范围内用药目录、医疗服务项目、报销标准都不一样,增加了异地就医和异地养老的难度,因此需要尽快统一。网友“白胖燕”称:“我住在北京,几年前家人生病,需要到天津治疗。当时异地医保手续烦琐,很多医保可以报销的治疗都自费了。将来三地一体化,从北京去天津或河北看病,希望更简单便捷。”
(作者:光明网舆情中心)
学术指导: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 张军扩
学术支持: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项目团队:
光明日报融媒体记者张云、覃庆卫、王斯敏、张胜、李晓
实习生王美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