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文学创作,对当下乡村处境的正面书写还不够丰富和厚重。乡土叙事体量不断增长的背后,是部分作家对当下现实敬而远之。一些作家继续热衷表现他们熟悉的、已成为历史的乡土问题,一旦涉及当下,不是轻描淡写,就是演绎某种空洞的观念。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么作家的经验局限,很多人的实际生活和情感已经脱离当下乡土,要么作家在复杂的情况面前已经无力再进行艰苦的探索。在这种情况下,宁波作家浦子的长篇小说《桥墩不是桥》(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出现令人欣喜。
从故事层面看,《桥墩不是桥》写的是一个当下农村造桥的曲折过程。桃花庄因为被河阻遏,人们出行极为不便。上级部门为了方便大家,准备在这里造一座桥。这本来是一个对大家都有利的好事,可因为人们行为的出发点都是自己的具体利益,大多数人都围绕着自己的一己之私不断制造纠葛,导致造桥的事一误再误,步履维艰。以造桥事件为契机,探索当下乡村治理的问题,是这部小说的主旨。
在桃花庄,人们在农村种田和到城市谋生并行不悖,出则做生意或打工,归则当农民,大都在新的环境里重新获得了自己的定位。作家重点展现了现代化进程留下的另一面。这些采取各种手段阻挠造桥的人,有的是担心造桥行为非由自己主导而感到失落,有的是对村干部不放心怕他们从中渔利,有的是因为选址占用了自己的地想多要赔偿,有的则纯粹是意气用事。
从凝聚人心的角度来寻找解决农村问题的突破口,是这部小说的一个发现。作为一个关注着当下农村现状和动态的作家,浦子严肃地思索着乡村治理的出路问题。在书中,作家先是形象地写出了几种流行方案的失败。所幸的是,县文化局下派到村子里挂职并担任第一书记的单单发现了症结所在:“目前,最重要的是人心,懂不?一个单位,一个村,要搞好工作,必须得人心聚齐了。把手摊开和握紧成一个拳头,哪个力量大,你是懂的。”单单意识到好的方案要落实,归根结底需要人的配合。他选择把凝聚人心作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从传统文化中寻找资源,提高集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他的努力下,局面开始逐渐朝着好的方向转化。桥墩要成为桥,需要建立在心通的基础上,这就是《桥墩不是桥》这一书名的寓意所在。作家充分看到凝聚人心的艰难,以及乡村治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过,“通心”的工作让心里的疙瘩少了,村民们看待事情的眼光也相对理性了。
《桥墩不是桥》对当下乡村治理问题的书写,是中国新文学人本传统与时代精神的高度汇聚。近代思想先驱魏源曾提出欲解决社会问题需要“先平人心之积患”。这一思路深刻地影响着后来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国新文学本来就是从“人的文学”角度建立起来的。《桥墩不是桥》对社会问题思考的着眼点可以说是继承和延续了新文学的人本传统。没有像文学史上的许多作家那样一味采取高高在上的立场,浦子客观地写出了乡村社会问题的生成背景并予以理解,从而使其乡村书写更具有生活质感。《桥墩不是桥》这部小说无意追求一种象牙塔里的艺术,而是要参与当下的时代。
(作者:姚晓雷,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