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2月27日 星期三

    别把兴奋剂当“聪明药”

    作者:斯远 《光明日报》( 2019年02月27日 16版)

        一种被称为“聪明药”的精神药品进入公众视野。据报道,因为服用“聪明药”,高三女生田静(化名)的学习成绩一度提升很快。不过,负面作用也随之而来,服药一个多月后,开始掉发、失眠。停药后更是头痛、恶心、烦躁不安。后来,已服药成瘾的田静开始从网上找药、买药,直至服用了一段时间,才发现是“摇头丸”。

        “聪明药”的主要成分是哌醋甲酯,常见商品名包括利他林、专注达等。它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可以提升注意力、降低疲劳感。其作用机制与冰毒的主要成分类似,大剂量服用时可能成瘾。

        作为一种处方药,“聪明药”确有其适用的范围和领域,比如,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嗜睡症等,按照相关规定可以从医生那里获得这种处方药。然而,从报道披露的情况看,当下,“聪明药”越来越多地被抱有提升学习、工作效率初衷的普通人用于非临床治疗。

        这种状况令人惊愕。在学业压力大、竞争激烈的社会背景下,如果听任此类精神药品成为大众的“提神神器”,必然会严重危害公众健康,损害社会正常的价值观。管好此类精神药品,勿使外流、杜绝滥用已迫在眉睫。

        据报道,目前“聪明药”流通的隐秘渠道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内,如医生处方造假导致药品流出;另一方面是走私。无论来自哪一种渠道,折射出来的都是重视不够、制度不严的问题。以处方造假为例,尽管按规定利他林的处方要保存3年,且每一批次的药品都可追溯,但如果处方本身就是假的,保存、追溯又有何意义?此外,在制度设定方面,目前对利他林的监管也远不如杜冷丁等麻醉药物。杜冷丁、芬太尼贴剂等麻醉药品,在患者使用后,医院必须回收针剂,之后才能开具下一次的用药,但利他林并无相关要求。

        在惩处药品走私方面,管理也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同为精神药品,走私利他林的风险要比走私其他药品小得多,即便被查获,也只是涉嫌走私普通货物或物品,其所面临的处罚,也多为货物被罚没、罚款、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而同属第一类精神药品的苯丙胺,则被划为毒品,一旦入境则涉嫌走私毒品罪。

        可见,在两个方面,相关部门查处的震慑力度还应该更严厉。不然,巨大的需求之下,由于风险与收益严重不对等,很难杜绝人们继续轻易买到“聪明药”。

        现代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包括学生都会感到疲惫,这是“聪明药”有市场的社会成因。但无论如何,依赖药物刺激提神的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实不可取。

        而除了从制度层面严格管理精神药品,严查走私之外,还应该加强科学普及,提醒社会公众特别是处于竞争前端的学生们,不要为了追求短期效果而“嗑药”犯险。一旦成了瘾君子,一切正常的人生节奏都将被打破。那么,你面临的就已经不是争优领先的问题,而只能是中途退场。

        (作者:斯远,系媒体评论员)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