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2月17日 星期日

    慈善医疗救助 医院需要更专业

    作者:本报记者 杨舒 《光明日报》( 2019年02月17日 06版)

        【把脉】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对于一些本就不宽裕的家庭来说,往往病倒一个人,就塌下一个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让某些困难家庭做出放弃治疗的无奈选择。因此,健康扶贫成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其中,除了不断完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和体系建设,发动社会力量、加强慈善救助也成为保障贫困人口的生存权与发展权的有益补充。

        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和慈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不少公立医院纷纷探索与社会慈善机构合作开展公益救助,搭建慈善组织与贫困患者间的桥梁,许多困难家庭由此摆脱了困境。然而,出于慈善救助的严谨性,申请救助的手续和审核流程严格繁杂,许多慈善组织的资助专项病种有限,患者家属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不高、主动申请意识不强等问题,医院在主动帮助贫困患者获得慈善救助上做出更多有益的尝试,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

        笔者认为,医院成立专业管理部门,引入医务社工,将慈善救助工作规范化不失为一种较为有效的举措。以近两年与慈善组织合作资助贫困患儿超过700人次的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为例,自2012年起,该医院就开始在血液科等个别科室探索慈善救治工作,一批贫困患儿的家庭因此得到了慈善组织的帮扶,但由于科室本身诊疗业务繁重,进行慈善救助的对接工作人力有限,救助疾病项目且参与院内救助的慈善组织数量有待拓展,难以满足院内贫困患儿群体的救助需求。

        为进一步提高慈善救助效果,2017年,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志愿者服务部成为负责贫困患儿救助的专业部门,安排人员承担健康扶贫工作,一方面积极与各类社会慈善组织沟通,不断扩大疾病专项救治的病种范围,另一方面,引入社会工作者与医务人员一起帮助贫困患儿与慈善组织对接,申请慈善救助,辅导线上筹款,同时负责招募志愿者,扩大医院医疗志愿者的服务队伍。

        两年来,不断走向规范化的慈善救助机制大大提高了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的健康扶贫效果。笔者了解到,2017至2018年,该医院共与20余个慈善组织展开合作,资助患儿715人次,资助金额超过2000万元,资助患儿数量和金额均取得较大突破。不仅如此,针对院内贫困患儿病种复杂多样的特点,该院领导支持志愿者服务部积极与各家慈善组织沟通,仅“爱佑天使”项目就从几年前仅资助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标危、中危两种疾病扩展到血液科全病种的资助,截至目前,各类慈善组织在该院开展的专项救助疾病已扩展到了100种以上。

        成立专业部门、引入专业社工,不仅提高了医院健康扶贫工作的专业性和精细化管理水平,也有助于丰富慈善救助工作的方式和内容。除了传统的义诊、慰问等方式,2018年3月起,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与社会组织合作,开展病房“爱心图书车”活动,每周定期在病房为患儿提供免费图书借阅服务,每月平均有1000本书被患儿借阅;2018年10月,该医院又合作开展“病房艺术学校”活动,让志愿者教授患儿绘画、手工等艺术内容,丰富住院患儿的生活,从心理的层面促进患儿的康复,深受患儿及医务人员的欢迎。

        健康扶贫,是一项有温度的民生工程。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的一系列做法闪耀着人文关怀的精神。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让贫困群体大病无忧、小病不愁,是做好当前医疗救助工作的重点方向。笔者认为,广大公立医院可以依据自身条件,通过建立专业部门,引入社工和志愿者,为贫困患者提供心理关怀、衔接社会资源、扩展社会服务,可以成为健康扶贫工作可推广、可复制的有效模式,将助推医院管理更加精细、服务更加优质,同时也能让爱心涌流,让善心汇聚,让医院这一贫困患者与社会爱心之间的桥梁更稳健、更畅通。

        (本报记者 杨舒)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