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在很多地方,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村、居、企等交织分布,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外来人口混合居住的情况也非常普遍。工业园区、外来人口集聚区、城中村、园(工业园区)中村、拆迁安置社区等新型社会空间形态大量出现。为探索符合社会发展新形态的基层党建新路子,区域化党建应运而生。
区域化党建主要是指整合村、社区、企业等不同领域的党组织资源,发挥基层各类组织协同作用,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通过党组织组建动态化、党的活动开放化、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一体化、作用发挥社会化等举措,积极推动区域内党建工作的全面整合、积极磨合和有效融合,增强区域性党组织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区域内党建工作的统筹发展、齐头并进,实现组织建设、社会治理和基层民主有机结合。
近年来,各地在建立健全区域化党建机制方面成效颇丰。
在组织体系建设方面,上海市以居民区党组织为基础,基本实现基层区域性党组织体系、区域协商议事会或和谐共建理事会组织、区域公共服务中心全覆盖,并统筹区域内村、社区、两新组织、流动人口党建工作,统筹区域内的社会治理、社会自治和公共服务事项。
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浙江宁波北仑区所有区域化党建片区内均设有区域公共服务中心(站),同时,设有适宜区域性党组织和区域协商议事会或和谐共建理事会开展工作的办公场所。
在人员配置与服务职能方面,按照区域服务对象数量、管理范围和规模类别,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专门配备相应数量的专职工作人员,有明确的工作职责和功能设置,有完善的工作制度,公共服务职能完善,开展“一站式”公共服务。
在社会治理的民主协商平台建设方面,深圳市全面推行“社区综合党委+兼职委员”的组织设置形式,区域协商议事组织(区域议事会或和谐共建理事会),有效吸纳区域各类自治组织、群团组织、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团体成员参与。
在开展基层党组织活动方面,一些地方区域内党员、党组织底数清晰,并组建党务工作者团队统筹驻区单位党建资源,带动区域内群团组织建设,实现党群工作“区域一体化”,采取统分结合方式开展党员教育,零散党员、流动党员得到有效管理。
区域化党建是近年来创新基层党建的重要探索,基层组织建设得到有效加强。区域化党建工作改变了传统基层党建城乡分割、各自为战的态势,有利于构建城乡一体的区域化基层组织网络。区域内的组织、党员、阵地、资金等基层党建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党员教育管理方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而且凡是区域化党建开展较好的区域,区域化工建、团建、妇建均全面跟进,推动了党群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同时,区域化党建还能有效驱动社会治理创新。比如武汉的区域化党建工作就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带来了强劲驱动。在区域性党组织主导下的区域协商议事会、老娘舅理事会、银发和事佬等协商议事组织和纠纷调解组织纷纷涌现,推动基层矛盾纠纷在区域内自行化解。
(作者:徐彬,系浙江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