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文化味里品新年】
2月12日上午9点10分,黑龙江省博物馆的领票窗口前排着长队。室外冰天雪地,寒风瑟瑟,依然挡不住人们到博物馆里体验年味儿的热情。
一进门,高高挂起的红灯笼,写有“黑土地上闹新春 博物馆里过大年”的巨幅春联让每一位参观者都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博物馆大厅左侧,猜灯谜专区围了很多人,观众纷纷将自己感兴趣的谜题从题板上摘下来细细研究。博物馆每天精心设计推出的300条灯谜,给观众带来新春的乐趣和互动体验。“猜错了题板会被重新挂起,猜对了会收到博物馆精心准备的新年小礼物。”80岁的邹老先生一连猜中3个谜题,高兴得像个孩子般对记者说,“谜语是汉字的游戏,乐趣就在于思考的过程和答对时的惊喜。”
新春佳节制作花灯是我国的传统习俗。今年黑龙江省博物馆推出了“手工花灯制作”评选活动,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踊跃参与。博物馆已征集到528件形态各异、色彩斑斓,寄寓着人们美好祝福与希望的自制手工花灯。在阳光大厅半空中,琳琅满目的花灯吸引了参观者驻足观赏。“今年的花灯征集与往年不同,为了让人们更多了解文物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和背后的故事,让文物‘活起来’,博物馆鼓励参与者将文物元素纳入花灯的设计制作中。”博物馆副馆长佟国波介绍,“有的花灯上有镇馆之宝金代铜坐龙的图案,还有的把猛犸象、恐龙、东北野牛等文化元素体现在花灯上。”
为了让小朋友们度过一个充实、快乐的春节,黑龙江省博物馆从正月初三到初六推出了“相约龙博”课堂。“新年新希望饺子变花样”“南北习俗话新年”“巧手剪窗花”“走进赫哲族”等具有节日特色的课程,内容丰富,生动有趣。通过现场授课、展厅参观、影音视频、互动游戏、手工制作等内容,小朋友们了解了不少春节的习俗和文化。
黑龙江省博物馆开展“博物馆里过大年”活动至今已是第九届,从第一届到现在,人们自觉走进博物馆在黑龙江省已经变成一种常态。佟国波深切感受到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黑龙江省博物馆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传播历史、文化、文明的窗口,现在也成为人们学习文化知识,养成文明习惯,增强文化自信的课堂。”佟国波说。
在推出一系列博物馆里过大年活动的同时,黑龙江省博物馆又对馆内的“黑龙江省历史文物陈列”“自然陈列”“俄侨文化文物陈列”三大基本陈列以及“于志学冰雪画艺术展”“邓散木艺术展”“蝶影重重——蝴蝶活体特展”“每月一星展”等专题展览进行了重点检修维护,让观众在博物馆里过一个文化大年、文化丰年。
(本报记者 赵洪波 张士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