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随笔】
日前,《面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中国科协规划纲要》在京发布,《纲要》明确指出:2035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20%。这是跨入高水平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标志。全世界能够达到这个目标的国家目前仅有美国、瑞典及英国等。我国距离实现这个目标还有大约15年的时间,我们应该怎么做?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科普工作的理论基础是“缺失模型”,即通过丰富的多种形式的活动传播大量的科学知识给普通公众,期待通过大量供给,快速提升公众的科学素质水平——这种做法在接触科学渠道单一、公众科学知识普遍缺乏的年代非常有效。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大多数公众已经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海量的知识,也没有学会掌握核心概念和知识主干来解决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无法作出明智的科学决策。因此,基于缺失模型的科普工作模式已经呈现出明显不足。
当前社会,科学技术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公众要成为一个具有较高科学素质的消费者才能更好地生活,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此同时,科学技术传播的渠道十分多元,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自己所需的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世界范围内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各种文化的冲击也越来越多。知识更新的速度是20年前的10倍,如我们熟知的太阳系由九大行星改为八大行星。
拥有不同水平科学素质的公众需要用不同的科普方式来帮助其进一步提升。例如英国基于“公众理解科学”理论,对于一些议题的科普采用“科学公众对话”的模式开展,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科学公众对话”方式需要公众具有较高水平的科学素质,对一些科学概念有较好且快速的理解。这种方式暂时不适合在我国推广。
我国不少公众已经具备一定水平的科学素质,但对一些问题的理解存在偏差,或者未及时更新。在一张白纸上描画,能够轻松画出需要的图案,但是在一张已经有线条的纸上描画,则需要能力和技巧。正如一个学生从不及格提升到60分相对容易,从60分提升到80分则需要比之前付出多倍的努力。毫无疑问,未来15年,提升公民的科学素质一定比以往更难,要付出几倍甚至更多的努力。
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要将互联网作为重要的渠道,充分利用好大数据,找准公众的需求,特别是那些与公众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内容,精准发力。在影响范围广的网络平台中设置专题科普工作室,打造品牌,定期发布专题内容,让科学如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要将促进公民掌握科学方法作为重要方向,不断提升公民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无论是电视科普节目还是网络科普内容,多讲讲背后的科学知识,多指点科学方法,帮助公民提升运用科学作出明智决策的能力。
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要十分重视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水平。今日之青少年,未来国家建设的生力军!高质量的学校科学教育课程,高水平的课外科学教育活动,校内外科学教育体系融合发展,是培养青少年科学素质水平的必由之路。
在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深深影响人们生活的今天,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深刻地影响人民生活的福祉。我们要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以人民为中心,深入研究新时代科普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径,为将我国建设为世界科技强国而不断努力!
(作者:李秀菊,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