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砥砺前行】
“面对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我们的事业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2013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江苏要按照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来到江苏考察。如今的江苏,正以必胜的信心、昂扬的斗志、扎实的努力投身高质量发展新实践,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新成果,逐步实现总书记的嘱托,在发展的高原之上再攀高峰。
勾勒山清水秀新图景
2013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碧水蓝天’工程,让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江苏肩负探路重任。
生态环境是全面小康建设的突出短板,也是必须坚守的富民底线。江苏经济体量大,环境容量小,由此,2016年年底,一场保卫蓝天碧水的“263”专项行动在江苏展开,提出要把补齐生态短板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高度的共识、高度的警醒、高度的自觉,全力打赢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攻坚战,促进全省环境质量尽快明显好转。
蓝藻曾肆虐整个太湖流域,如今它却成了“香饽饽”。通过全自动化收集和太阳能干化,蓝藻变成了制造活性炭的原料,净水的同时也创造出经济效益。技术更新了,体制机制也在升级。2017年,江苏在治理太湖时首创的“河长制”迎来“3.0版”,建立起“生态安全、供水安全、防洪安全”为一体的河道全面长效管护。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厅长王天琦说:“生态文明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坚持标本兼治、科学施策,让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应有贡献。”
占领科技创新制高点
2013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代表团参加审议时说:“要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抓住化解产能过剩矛盾这一工作重点,使我国经济发展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增强后劲。”
打印一个牙套,只需要几十分钟,而打印一件建筑模型,也仅需要几个小时。凭借自主研发的3D激光打印,南京中科煜宸激光技术有限公司已成为国内激光技术产业的领跑者。成立短短数年,产值就突破亿元,实现从无到有的爆发式增长,以黑马姿态跃入业界视野,成为高科技企业发展的一个奇迹。
这样的例子在江苏比比皆是。科技创新的强大赋能,让越来越多的江苏企业成为创新发展的主力军。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科技厅厅长王秦介绍,目前,江苏高新技术企业已突破1.3万家,实现了规上工业26%的产值、30%的利润和47%的新产品产值,企业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力量。
从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国家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相继落户江苏,到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研制的“神威·太湖之光”连续荣登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榜首,再到江苏亨通集团研发出世界首根大长度500千伏海底电缆,创造了“全球电压等级最高、单根无接头最长”的世界纪录……新兴产业从无到有、日益勃兴,前瞻性的眼光加上“十年磨一剑”的耐心,成就了江苏创新型产业的集聚发展。
据江苏省科技厅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江苏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至2.64%,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十年稳居全国前列。
奏响乡村振兴交响曲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代表团参加审议时还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推动城镇化向质量提升转变,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到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江苏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力争更加平衡和充分的发展,以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018年9月18日,江苏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讨论《江苏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8—2022年)》,研究部署相关工作,这标志着江苏乡村振兴有了一个“振兴总纲”,更为8000万江苏人民期待的“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全面振兴明确了时间表、规划了路线图,一幅栩栩如生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30年前,煤炭让徐州市马庄村的老百姓解决了温饱问题。但那段时间,村里酗酒赌博之风盛行,邻里摩擦不断,迷信屡禁不止。如今,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在马庄蔚然成风。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周末举办农民舞会,夏季有乘凉晚会,冬季有篝火晚会,重大节日均有庆祝活动,马庄村也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中国十佳小康村”“中国民俗文化村”。
“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江苏省委副秘书长、省委办公厅主任杨根平如是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人,要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戴元湖说,乡村振兴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要在改革上下功夫,在政策上破障碍,推动资本、技术、人才等各类要素向乡村流动,开创江苏的新乡土时代。
(本报记者 郑晋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