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杭州有1568家书店,北京有1514家书店,长沙有1483家书店;203家樊登书店分布于全国93个城市,102家中信书店分布于全国20个城市,68家新知图书分布于全国65个城市……
未来一年,河南新华书店旗下的尚书房计划开设100家新店,云南新华书店旗下的云上乡愁书院计划开设40家新店,深圳出版发行集团旗下的简阅书吧计划开设30家新店……
日前,百道网在《2018—2019中国实体书店产业报告》中公布的这些数字,印证了许多人的感受:前些年实体书店的“倒闭潮”暂告一段落,城市里的实体书店正在悄然增加。
经历了破茧重生的实体书店,和从前大不一样:柔和的色调,温暖的灯光,精致的书籍,咖啡、简餐成为标配,画展、讲座寻常可遇。书店逐渐变身为以阅读为主题的文化空间,卖书、买书显得不是那么重要,深度的阅读、有情趣的生活,才是店家与读者的共同追求。
橄榄枝自四方来
1月25日,西西弗书店都匀万达广场店将与书友们如期相会。自此西西弗在全国62座城市分布有200家店面。
这家1993年起源于贵州遵义的连锁书店,最初只有20平方米的店面。即使在几年前,西西弗书店也主要集中于贵州、重庆等西部省市。然而,2016年40家新店,2017年51家新店,2018年83家新店,西西弗书店正在急速扩张。每到一个城市,就去当地的西西弗书店“打卡”,成为许多读者旅行途中不可或缺的项目。
同时,樊登书店、言几又书店、中信书店以及各地新华书店旗下书店数量都在迅速增长。这背后,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实体书店的鼓励和扶持,功不可没。
2016年,中宣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不仅提出“在城镇新建社区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中,为实体书店预留经营场所”“对实体书店创新经营项目和特色中小书店转型发展,通过奖励、贴息、项目补助等方式给予支持”,而且要求“将实体书店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校园考核评价体系”。
几年间,这个指导意见已经在多地得到落实。北京从2018年起,把扶持实体书店的资金增加到每年5000万元,扶持书店数量增长到每年约150家,还计划在2020年实现打造一区一书城的综合文化体验中心、200家标志性特色书店、15分钟公共阅读服务体系等具体目标。深圳则提出了“一区一书城、一街道一书吧”的目标。四川、海南、内蒙古等地都出台文件,按照支持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的政策扶持实体书店。
“目前,全国已有28个省区市出台了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具体措施。”中宣部印刷发行局副局长董伊薇认为,实体书店面临的政策环境大为改善。
事实上,各地对实体书店的扶持,并非只是单纯地落实上级要求。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意识到,发展实体书店对于提升城市文化氛围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与此同时,商业资本、金融资本也纷纷向实体书店伸出橄榄枝。过去,店面租金的沉重负担,曾导致不少书店关门歇业。如今,各大型购物中心主动降低租金甚至零租金吸引书店入驻。
“书店已经成为购物中心的必备业态。”四川新华文轩副总经理陈大利认为,商业地产之所以乐于为书店提供种种优惠条件,一方面是因为实体书店的体验性更强,可以为购物中心吸引客流;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书店具有独特的文化属性,能够提升购物中心的品质。
2018年12月,言几又获得新一轮过亿元投资的消息,在业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书店专家、百道网高级顾问徐智明介绍,除了言几又,目前汇智光华、雨枫书馆、单向空间等多家书店均已得到金融资本的投资,而具有融资意向的书店则更多。
追求特色与灵魂
北京西城阜成门内的鲁迅故居,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如今是北京鲁迅博物馆的所在地。不久前,在博物馆的东南一隅,鲁迅书店开张迎客了。读者来了,研究鲁迅的学者来了,街坊邻居也来了。
从《呐喊》《彷徨》,到《朝花夕拾》《故事新编》,各种初版鲁迅著作的展示,自然不在话下。就连一桌一椅,一灯一柱,都年代感十足,设计者的匠心可见一斑。
“鲁迅书店应当更突出思想性、特色性、专题性,而不是办成一间普通的书店。”国务院参事樊希安在担任三联书店总经理时,以开办北京首家24小时书店而闻名。他认为,这家由中原传媒和北京鲁迅博物馆共同创办的鲁迅书店,应该用好“鲁迅”这张名片,突出自身特色。
同样是新颖别致的店面设计,同样是咖啡、文创多种经营,展现出个性与特色,成为实体书店脱颖而出的秘诀。
位于上海松江泰晤士小镇的钟书阁书店,2013年甫一开业,便被网友冠以“中国最美书店”的美誉。如今,钟书阁在全国开设了10家书店。
“连锁不复制,每家书店都独具当地文化特色。”这是钟书阁创始人金浩总结的经验,“上海徐汇店重现了20世纪30年代老上海的旖旎风情,无锡店构建了一个贯穿古今的园林……除了融入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我们在图书选品、文化活动安排上,也注重适应当地民众的精神需求。希望通过这些努力,使每一座城市的钟书阁都带着这个城市独特的印记。”
书店的匠心,得到了读者的回馈。对于第一次进入西西弗书店三峡店的情景,重庆读者蒋媛媛记忆犹新:“书店里陈列了太多跟重庆相关的书籍,过去的,现在的,地理的,文化的。从来没想过我的故乡,会被这么重视。”
“一味地模仿诚品书店的设计,这家书店只能成为高仿的诚品书店;一味地模仿日本茑屋书店的设计,这家书店只能成为高仿的茑屋书店。”三石是哈尔滨果戈里书店、延安中国红色书店等“网红”书店的设计者。他同样认为,书店的设计要与地域文化相契合。
不论是主打俄罗斯风情的果戈里书店,还是以背包旅游为主题的栈桥书店,三石近年策划设计的17家书店都贯穿着一个核心理念——城市的记忆、温暖的空间、文化的灵魂。
“现在各家书店经营的文创产品,有同质化的倾向,而延安中国红色书店提供的是当地的小米、剪纸等产品,与红色书店的品牌相呼应,大受欢迎。再比如果戈里书店,很多哈尔滨人都说,这是一家真正属于哈尔滨的书店,这正是我设计这家书店的初衷。”三石说,书店不仅要有颜值,而且要有灵魂,“书店的灵魂是什么?是文化。”
生活的第三空间
书墙高耸,书架错落,三成以上的图书都是外文原版,位于北京前门的叶壹堂书店(Page One)“国际范儿”十足。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就选择在这里迎接芬兰总统夫人豪吉欧。
当天,芬兰外交部新闻与文化司主办的芬兰在华官方微博“这就是芬兰”,发布了两人在书店共同读书的照片并配文:“小芬很好奇她们在看什么书呢?你知道吗,芬兰总统夫人是一位著名诗人,曾出版多本诗集。”
新经典人文社科事业部总编辑杨晓燕一眼就认出,那本蓝色封皮的小书,正是她策划的《每日读诗日历》。
“这本日历书最大的特点是‘今日读今日诗’,每天都可以读到古人在‘今天’写下的诗。”杨晓燕觉得,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把这本书介绍给作为诗人的芬兰总统夫人非常合适。而选择在叶壹堂书店向外国友人展示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的图书,更是凸显了书店在文化交流、全民阅读推广中的重要作用。
在叶壹堂书店,举办各种文化交流、阅读推广活动是家常便饭。近来,《亢奋战》作者、德国作家诺曼·奥勒,《耶路撒冷三千年》作者、英国作家蒙蒂菲奥里,《乔治·斯沃德的勇士叙述》作者、美国学者德尔菲娜·瑞德·舍特等都应邀到叶壹堂书店分享他们的心得。
“现在的书店比以往更重视图书分享和文化交流活动。”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这样判断,“越来越多的书店都认真承担起阅读推广的社会责任,推出了自己的全民阅读服务品牌。通过开展阅读推广,书店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都有所收获,同时还促进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钟书阁每年举办600多场文化活动,既有名家讲堂,也有新书分享、亲子阅读。”实现钟书阁从“好美”到“美好”的转变,是金浩近年来不懈努力的方向,“钟书阁之美,不仅美在对书店空间美学的探索和创新,更美在对书店功能的延伸拓展。以空间为阵地,以书籍为载体,以阅读为纽带,书店不仅是人与书的交流空间,而且还可以成为人与生活的交流空间、人与人的交流空间,成为人们工作与居住场所之外的第三空间。”
“我在做果戈里书店总策划时,一年组织500多场文化活动,这对读者以及城市的影响是巨大的。”特别是对全年365天无间歇的“朗读者计划”,三石至今念念不忘,“每天晚上8点到8点半,读者只要喜欢一本书,便可以在书店的阅读舞台上朗读,而且可以以优惠的价格购买此书。‘用发自内心的声音去感动自己,去感染别人’,是我当时为这个活动写下的宣传语。”
“西西弗书店会根据不同生活形态及当下热点,推出相应主题生活类的文化活动。”西西弗书店文化发展中心推广总监高静介绍,该书店以“参与构成本地精神生活”为理念,通过具有参与性、交流性、分享性的互动活动,与读者深度互动,提供更为复合、多样的文化体验。
“随着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极大丰富,高品质实体书店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出现。实体书店已不仅仅单纯地买卖书,它已经成为主流导向的坚守者,精神家园的构建者,全民阅读的承载者,文化潮流的引领者,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以及市场价值的创造者。”董伊薇评价说。
(本报记者 杜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