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青岛2月11日电(记者刘艳杰 通讯员宗绪昌)“经初步判断,这批刚出土的陶俑是一组侍俑和车马出行俑,为西汉时期主墓墓主陪葬所用。为保护陶俑表面彩绘,陶俑尚未完全清理。”2月11日,春节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记者从青岛平度市博物馆获悉,近日从平度市小光顶墓地出土的彩绘车马出行俑,是青岛乃至胶东半岛地区首次发现的彩绘“兵马俑”。
青岛平度市古岘镇八里庄村东北方向有一片岭地,岭地上现存较明显的封土两座,被称为小光顶墓地。北侧最大一座封土,现存高度约3米,直径约35米,封土为黄褐色黏土夯筑,可见明显夯层;封土下现存一座主墓和一个陪葬坑,主墓位于封土中心位置,陪葬坑在主墓南侧,主墓已被盗掘,陪葬坑保存完整。2018年6月,为配合潍莱(潍坊到莱西)高铁工程建设,青岛考古所联合青岛平度市博物馆对小光顶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工作从2018年6月持续到2019年春节前夕,共发掘墓葬16座。
“陪葬坑内的陶器,计16件人俑,8件马俑,6件骑马俑,4件带盖陶鼎,3件陶罍,2件陶罐,2件陶壶,陶器表面施以彩绘,色彩层次分明。”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玉海介绍,为保护陶俑表面彩绘,陶俑表层尚附有2至3厘米泥土,待提取进室内进行实验室考古清理。目前所见陶俑大的高约40厘米,面部表情清晰,发型、服饰及彩绘的衣服细节清晰可见;陶马长约60厘米,高30多厘米,体型健硕,成排陈列,均施彩绘以摹马身细节,部分马俑上有骑马俑或身旁有牵马俑。
“这个墓地距离汉代胶东国国都即墨古城有10公里左右,和六曲山古墓群也有一定距离,虽然不在六曲山古墓群范围内,但是据此亦可推测,这个墓地与汉代胶东国有着密切的关联,墓主的身份应为汉代胶东国的官吏,其等级较高,年代大致为西汉中晚期。”林玉海表示,因为六曲山古墓群目前还没有发掘,此次车马出行俑陪葬坑出土的文物比较丰富、精致,所以,这个发现对研究整个汉代丧葬文化和汉代历史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这次发掘,也是高科技、新技术运用到考古工作中的一次成功实践。”青岛平度市博物馆副馆长曲涛说,考古需要大地测量,过去工作人员经常使用皮尺、指南针、全站仪,需要多人配合,劳动强度大,精度低。这次他们把RTK运用到考古中,RTK是利用导航卫星数据进行运算,这种测算平面测量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可单人操作,工作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
“我们还利用无人机和RTK结合,制作了精度极高的平面图像,包括全景、探沟、周边环境等,一览无余,资料采集更加详尽科学,为周边环境分析和墓葬形制研判提供了可靠的资料。”曲涛说,本次考古还有一个亮点就是三维影像的制作和应用。三维影像制作不仅需要设备,还需要丰富的经验和技术,挖掘团队购买了相关设备,通过大胆尝试,完成了三维影像的制作。三维影像可以还原当时场景,为研究工作提供实景资料,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在古代,彩绘是运用矿物颜料把纹饰绘制在陶器上,加上胶增加附着力,但在地下经过2000多年,胶质都已变质降解,颜料将会剥落,这是这批彩陶保护的难点所在。”林玉海说,目前,他们已委托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编制保护修复方案,还邀请了国内彩绘陶保护专家与发掘团队一起进行修复保护。
据悉,本次考古已经由野外转入实验室阶段,目前,考古团队正在对出土文物进行清理、修复、采集数据、拍照、绘图,编撰发掘报告,同时开展相关研究性工作,此项工作预计3个月时间完成。